"大仪斡运":伟大的天地运行不息,
# 斡运:运转,运动变化。斡:旋转。,大仪:太极,大自然。
"天回地游":天回地转运动不停。
# 天回地游:天地回旋,不停地运转。
"四气鳞次":四时节气鳞次循环,
# 鳞次:如鳞之比,以次而列。,四气:春夏秋冬四时节气。
"寒暑环周":暑往寒来周而复始。
# 环周:循环以往,周而复始;状如圆环而无端。,寒暑:四季之概称。
"星光既夕":星星的光芒已经渐暗,
# 星光:火星。《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光:一作火。
"忽焉素秋":转瞬之间肃秋将至。
# 素秋:西方色白,故曰素秋。,忽焉:转瞬之间。
"凉风振落":飕飕凉风振落木叶,
# 振落:振动落叶。
"熠耀宵流":鬼火流萤夜间闪烁。
# 宵流:夜飞。,熠耀:光芒闪闪的样子。
"吉士思秋":贤良的人在这秋日思索,
# 吉士:古代贵族男子的美称。
"实感物化":切实感受到了万物的变化。
# 实感物化:感物之迁化。
"日与月与":月落日出循环往复,
"荏苒代谢":时光悄然流逝、不断更替。
# 代谢:更迭,交替。,荏苒: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过去
"逝者如斯":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
"曾无日夜":川流不息不舍昼夜。
# 曾:竟然。
"嗟尔庶士":深叹世上众人君子,
# 庶士:众人。庶:众。
"胡宁自舍":怎么宁可自暴自弃。
# 胡宁:怎么宁可,虚词。
"仁道不遐":仁德之道离人不远,
"德輶如羽":修养道德轻如毛羽。
# 羽:鸟的羽毛。
"求焉斯至":只要追求就能得到,
"众鲜克举":可惜世人少有获取。
# 鲜:少。
"大猷玄漠":最高道德玄远幽深,
# 玄漠:幽远而寂寞。,大猷:大道。
"将抽厥绪":还能寻求它的端绪。
# 厥绪:头绪。,抽:抽取。
"先民有作":古代的贤人有所作为,
# 先民:指古代圣贤。
"贻我高矩":留与后人最高准则。
# 高矩:高大之规矩、榜样。,贻:遗留,留下。
"虽有淑姿":有人虽有美好姿容,
# 淑姿:美好的姿容。这里指美好的姿质。
"放心纵逸":放纵心思追求逸乐。
# 纵逸:追求逸乐。
"出般于游":经常出外游玩,
# 出:一作田。
"居多暇日":悠闲生活虚掷时日。
# 暇日:闲暇之日。
"如彼梓材":就如同优质的梓木,
# 梓材:质实的木材。
"弗勤丹漆":还须辛勤丹漆涂饰。
# 丹漆:用丹漆涂饰。此喻进德勤学。
"虽劳朴斫":即便花费力气砍伐雕琢,
# 朴斫:匠人施以刀斧削理木材。
"终负素质":终于辜负好的本质。
# 负:辜负。
"养由矫矢":楚养由基举起弓矢,
# 矫矢:矫正弓箭。,养由:养由基。春秋楚人,善射,百步之外射柳叶,无不中。
"兽号于林":野兽就在林中哀号。
"蒲芦萦缴":蒱且子用缴箭射鸟,
# 缴:矫射。,蒲芦:蒱且子,古之善射者。芦:一作卢。
"神感飞禽":神奇地射中飞禽。
"末伎之妙":微末小技有此绝妙,
# 末伎:小技艺。末:微末。
"动物应心":触动外物感应其心。
"研精耽道":专心钻研、沉醉于道,
# 研精:探究精义。
"安有幽深":岂有幽深不通之理。
"安心恬荡":安静身心恬淡寂寞,
# 恬荡:恬淡寂寞。
"栖志浮云":志向寄托于高远的云霄。
"体之以质":自然素质作为本体,
"彪之以文":又以贤德将其文饰。
# 彪:文采,美化。
"如彼南亩":就像那田野里的农夫,
"力耒既勤":辛勤地使用农具耕种。
"藨蓘致功":除草培土,用心劳作,
# 藨蓘:除草培土。
"必有丰殷":必获殷殷丰收果实。
"水积成川":潺潺溪水积成水流,
# 川:一作渊。
"载澜载清":或现波涌或现澄明。
"土积成山":微细尘土积成高山,
# 成山:成为山丘。
"歊蒸郁冥":云气蒸腾浓雾漫漫。
# 郁冥:幽深昏暗。,歊:气上升貌。
"山不让尘":巍巍高山不辞微尘,
"川不辞盈":洋洋大河不拒绝细水。
"勉尔含弘":勉励志气发扬光大,
# 含弘:光大。
"以隆德声":一定高崇道德声誉。
"高以下基":高大的事物以低下的为基础,
"洪由纤起":最大事物从小开始。
"川广自源":广阔河流始自源头,
"成人在始":人的成德在于始初。
# 成人:人的成德。
"累微以著":微小积累可至显著,
# 累微:积累微小之物。
"乃物之理":这是事物普遍道理。
# 理:通理。
"纆牵之长":牵马绳索如果过长,
# 纆牵:牵马的绳索。
"实累千里":实际上是由无数细小的纤维累积而成的。
"复礼终明":恢复礼制最终能使人通达明理,
"天下归仁":天下众人归附仁德。
"若金受砺":就像金属需要经过磨砺,
"若泥在钧":好像陶泥置范成器。
"进德修业":增进德行专修学业,
# 进德:增进德行。
"辉光日新":自身的光辉就会日益焕发。
"隰朋仰慕":贤如隰朋尚慕圣明,
# 隰朋:春秋时齐国贤相。
"予亦何人":我又是什么人呢。
西晋文学家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封壮武郡公,后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张华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善于写怨夫思妇之情,深情婉转,清丽动人。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代表作有《情诗》五首。著有《博物志》。明人辑有《张茂先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四言诗,也是一首哲理劝诫诗。介绍了人生在世应珍惜时光、积累仁德、从小事做起以进德修业的道理,体现了诗人对世人修身进业的殷切勉励,表达了对积善成德、潜心向学的人生态度的肯定与倡导。
2. 分段赏析
“大仪斡运,天回地游。四气鳞次,寒暑环周。星光既夕,忽焉素秋。凉风振落,熠耀宵流。吉士思秋,实感物化。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此部分以宏大视角起笔,“大仪斡运,天回地游”运用夸张想象,勾勒天地运转、地点变更的磅礴图景,展现自然规律的宏大。“四气鳞次,寒暑环周”借四季循环,强化时光流转的不息节奏。“星光既夕,忽焉素秋”以昼夜、季节的快速转换,凸显时光飞逝之态,“凉风振落,熠耀宵流”描绘秋夜凉风扫落叶、萤火宵流的画面,进一步渲染时序变迁氛围。“吉士思秋,实感物化”引出人对自然变化的感知,“日与月与,荏苒代谢。逝者如斯,曾无日夜”化用孔子叹逝水之典,直抒人生短暂、时光如流的怅惘,为后文劝勉修身蓄势,以自然运化的雄浑与时光飞逝,冲击大众对生命的思考。“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仁道不遐,德輶如羽。求焉斯至,众鲜克举。大猷玄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虽有淑姿,放心纵逸。出般于游,居多暇日。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嗟尔庶士,胡宁自舍”以呼告之语切入,直接劝诫世人莫荒废时光、放弃修身。“仁道不遐,德輶如羽”用比喻,将仁德比作轻羽,说明其并非高远难及,人人可求;“求焉斯至,众鲜克举”话锋一转,强调知晓仁德可求者多,真正践行者少,引发读者反思。“大猷玄漠,将抽厥绪。先民有作,贻我高矩”提及往圣遗留下的修身准则,为劝勉提供文化根基。“虽有淑姿,放心纵逸……终负素质”以梓材需漆饰方成器类比,警示人若纵逸怠惰,即便有资质也难成德业。“养由矫矢,兽号于林。蒲芦萦缴,神感飞禽”借养由基射箭、蒲芦捕禽之事,类比专注研习、用心实践可达成目标,从生活事理层面,为修身进德提供了说明指引,让抽象道德追求有了实践依托。“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耽道,安有幽深。安心恬荡,栖志浮云。体之以质,彪之以文。如彼南亩,力耒既勤。藨蓘致功,必有丰殷。水积成川,载澜载清。土积成山,歊蒸郁冥。山不让尘,川不辞盈。勉尔含弘,以隆德声。高以下基,洪由纤起。川广自源,成人在始。累微以著,乃物之理。纆牵之长,实累千里”,“末伎之妙,动物应心”承接前文射猎事例,说明专注技艺可达成“动物应心”的境界,引申出修身需“研精耽道”,专注追求则无幽深难至之理。“安心恬荡,栖志浮云”倡导内心恬淡、志向高远的修身心境,“体之以质,彪之以文”主张人要内外兼修,既有内在品质,又有外在文采。“如彼南亩……必有丰殷”以农耕需勤勉耕耘、精心打理才有丰收,类比修身如耕耘,需持续付出;“水积成川……歊蒸郁冥”描绘水积成川、土积成山的自然景象,“山不让尘,川不辞盈”从中提炼出山川因包容积累而成其大的道理,喻指人积累德行方能成就高远。“高以下基,洪由纤起……乃物之理”从自然规律推导人生哲理,强调积累、根基对进德修业的关键意义,层层递进深化励志主旨,“纆牵之长,实累千里”以绳索因积累纤丝而变长,类比修身需积累小善,终成大德。“复礼终明,天下归仁。若金受砺,若泥在钧。进德修业,辉光日新。隰朋仰慕,予亦何人”,“复礼终明,天下归仁”呼应儒家“克己复礼为仁”的修身理想,点明修身终极指向。“若金受砺,若泥在钧”以金属需磨砺、陶泥靠塑形为喻,说明进德修业需经雕琢、修炼,持续精进。“进德修业,辉光日新”凝练全篇主旨,展现修身带来的成长蜕变,让人如沐道德日新之光。末句“隰朋仰慕,予亦何人”借春秋时隰朋仰慕贤人的典故自勉,将个人励志上升到追慕先贤、融入儒家精神传承的高度,收束全篇又点明主旨,让励志之情具有历史文化感和精神动力。
上一篇:魏晋·潘岳《闲居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