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á
piān

朝代:魏晋作者:张华浏览量:2
piān
piān
gōng
zhuó
shì
chēng
xián
míng
lóng
fāng
jiāo
zhēng
guó
bìng
kàng
héng
shí
sān
qiān
mén
xià
duō
háo
yīng
yóu
shuì
zhāo
zhì
biàn
shì
zòng
héng
mèng
cháng
dōng
chū
guān
shēn
yóu
míng
xìn
líng
西
fǎn
wèi
qín
rén
kuī
bīng
zhào
shèng
nán
chǔ
nǎi
máo
suí
xíng
huáng
xiē
běi
shì
qín
tài
huán
jīng
měi
zāi
yóu
xiá
shì
shàng
qīng
shì
hào
shī
lǎo
péng

译文

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那时龙争虎斗,战国七雄相互抗衡。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多,门庭尽是豪杰与英雄。游说之士朝夕纷至沓来,辩士们纵横捭阖任驰骋。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游侠之士真是贤明,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逐句剖析

"翩翩四公子":风度翩翩的战国四公子,

# 四公子:著名的战国四公子(见解一)。指战国时期的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和春申君。,翩翩:鸟轻飞貌。行动轻快貌,形容举止洒脱的样子。

"浊世称贤明":在那个战乱的时代成就了自己的贤达之名。

# 贤明:贤德明察(之人)。,称:可称为。,浊世:混浊动乱的时世。尘世。

"龙虎方交争":那时龙争虎斗,

# 交争:交兵争战。交相争夺。,方:方才,正在。,龙虎:龙与虎。

"七国并抗衡":战国七雄相互抗衡。

# 抗衡:彼此对抗保持平衡。,并:一并。一齐。一同。,七国:指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食客三千余":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多,

# 余:余。多。,食客:指进食的客人。旧时寄食于豪门贵族解难帮忙之门客。

"门下多豪英":门庭尽是豪杰与英雄。

# 豪英:豪强和英雄。,门下:门庭之下。门生;弟子。

"游说朝夕至":游说之士朝夕纷至沓来,

# 至:来到。,朝夕:早晚。,游说:周游劝说。策士们周游列国劝说君主采纳其政治主张的行动。指说客。

"辩士自纵横":辩士们纵横捭阖任驰骋。

# 纵横:一作从横。奔驰无阻、纵横四海。肆意横行,无所顾忌。合纵连横之说的节缩语。顺从连横之说。,自:独自。,辩士:雄辩之士。辩才出众之士。

"孟尝东出关":孟尝君出函谷关,

# 孟尝东出关:“孟尝”两句:指孟尝君出函谷关,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孟尝: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见解一)。东出关:朝东方出了关隘。

"济身由鸡鸣":依靠门客学鸡叫,才得以顺利通过。

# 鸡鸣:公鸡鸣叫。鸡鸣狗盗之徒。《史记·孟尝君列传》齐孟尝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孟一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妾以说情放孟。孟逃至函谷关时昭王又令追捕。另一食客装鸡叫引众鸡齐鸣骗开城门,孟得以逃回齐。,由:由于。缘由于。,济身:接济自身。周济身体。

"信陵西反魏":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

# 信陵西反魏:“信陵”两句:指信陵君救赵国后,留居赵国,后秦攻打魏国,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信陵: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见解一)。西反魏:自西方返回魏国。反,返。

"秦人不窥兵":魏王召信陵君回来,秦兵不再敢伐魏。

# 窥兵:窥探兵力。炫耀武力。用兵进犯。,秦人:秦国人。

"赵胜南诅楚":秦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平原君到楚地求救,

# 南诅楚:南方去说服楚国。诅,力言。强力誓言。,赵胜:赵国平原君赵胜(见解一)。

"乃与毛遂行":靠毛遂说服了楚王,楚国才出兵相救。

# 行:同行。,毛遂:战国时赵国人,平原君赵胜门客,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获得“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乃与:于是与。

"黄歇北适秦":春申君曾经游说秦王,

# 北适秦:北面去往秦国。适,往,之。,黄歇:楚国春申君黄歇(见解一)。

"太子还入荆":才使楚国太子得以还楚。

# 还入荆:返还进入荆州。荆:楚国别名。,太子:又称皇储,储君或皇太子,封建王朝中皇位的继承人。

"美哉游侠士":游侠之士真是贤明,

# 游侠士:周游任侠的士子。,美哉:美啊。哉,文言语气助词,表感叹,相当于“啊”。

"何以尚四卿":但他们为什么反而要崇尚四公子呢。

# 四卿:指战国四公子。卿,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古人对人的尊称。,尚:崇尚。,何以:用什么。为什么。如何。

"我则异于是":我则与那些游侠士不同,

# 是:这,此。,异于:不同于。,则:副词,却,表示转折。

"好古师老彭":我喜好古人,以老子、彭祖为师。

# 老彭:老子和彭祖。道家鼻祖是老子,而始祖是彭祖。指道教。老、彭:老子、彭祖。,师:从师于。,好古:爱好古代。喜好古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侠篇》是西晋张华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游侠”指豪爽好义、轻生重义、能排难解纷的人。此诗风格体现了由魏至晋的过渡,模仿曹植《名都篇》而作。诗中勾勒出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智勇之士辈出的历史图景,着重刻画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四位公子,赞其在乱世中以贤明智勇闻名,堪称一时典范。全诗将历史、哲理与情感融为一体,既颂游侠之士,亦褒战国四公子之贤明,是魏晋过渡时期的代表性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西晋文学家

张华(232~300),西晋文学家。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西南)人。晋初任中书令,加散骑常侍。惠帝时,历任侍中、中书监、司空、封壮武郡公,后被赵王司马伦和孙秀所杀。张华工于诗赋,词藻温丽,善于写怨夫思妇之情,深情婉转,清丽动人。钟嵘《诗品》评其作品多为“儿女情多,风云气少”。代表作有《情诗》五首。著有《博物志》。明人辑有《张茂先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史怀人诗。诗歌描绘了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的历史场景,聚焦孟尝君等四位公子,赞赏游侠之士与战国四公子的贤明智勇,体现了由魏到晋的诗风过渡。

2. 分段赏析

“翩翩四公子,浊世称贤明。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四句总写战国背景与四公子形象。“翩翩”勾勒四公子风采卓然,“浊世称贤明”点明其在乱世中以贤名著称。“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渲染战国七雄纷争的激烈局势,为四公子登场设置宏大历史舞台,凸显其在乱世中的关键地位。“食客三千余,门下多豪英。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四句聚焦四公子的门客势力。“食客三千”“门下豪英”极言其门庭鼎盛,人才济济;“游说朝夕至,辩士自纵横”描绘门客中辩士频繁活动、纵横捭阖的场景,侧面烘托四公子礼贤下士的气度与影响力,展现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的兴盛。“孟尝东出关,济身由鸡鸣。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四句分述孟尝君与信陵君事迹。孟尝君“鸡鸣狗盗”出关脱险的典故,以细节凸显其门下人才的奇能;信陵君“窃符救赵”使秦人不敢窥魏,直接展现其军事威慑力与政治智慧,两句通过具体历史事件,印证四公子的贤明与能力。“赵胜南诅楚,乃与毛遂行。黄歇北适秦,太子还入荆”四句续写平原君与春申君事迹。平原君借毛遂自荐促成楚赵合纵,春申君冒险助楚太子归楚,两个典故分别突出二者善用人才与忠诚敢任的特点,以具体行动事例充实四公子“贤明”形象,体现其在外交与政治博弈中的关键作用。“美哉游侠士,何以尚四卿。我则异于是,好古师老彭”四句收束全诗并表明诗人志趣。前两句盛赞游侠之士风采,以反问强调四公子德行情操更在其上;末句“师老彭”化用典故,表明自己不同于游侠尚武之举,而追慕上古贤哲的淡泊志趣,既收束对四公子的赞美,又体现诗风从魏到晋的过渡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陶渊明《停云(其三)》

下一篇:魏晋·曹操《谣俗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