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隐慕安石":我从前向往像谢安那样隐居待时,
# 小隐慕安石:王康琚诗:“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谢安石高卧东山,典出《世说新语》。
"远游学屈平":又羡慕屈原能远游四方来求学提升自己。
# 远游学屈平:《楚辞》:“《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其辞曰: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辞曰: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屈:一作子。
"天书访江海":皇帝诏书寻访到江海之地,
"云卧起咸京":从隐居处起身前往京城。
# 云卧起咸京:鲍照诗:“云卧恣天行。”
"入侍瑶池宴":入宫侍奉在瑶池的宴会,
# 入侍瑶池宴:《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出陪玉辇行":外出陪同皇帝的车驾出行。
# 出陪玉辇行:潘岳《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辇。”
"夸胡新赋作":写作夸赞胡人风俗的新赋,
# 夸胡:用扬雄赋长杨事。
"谏猎短书成":也写成了劝谏帝王不要过度打猎的短书。
# 谏猎短书成:《史记》“司马相如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
"但奉紫霄顾":我只是一心侍奉天子的眷顾,
# 但奉紫霄顾:梁简文帝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非邀青史名":并非要在青史留名。
"庄周空说剑":像庄周白白地谈论剑术,
# 庄周空说剑:《庄子·说剑篇》: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有三剑,唯王所用。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巨窃谓大王薄之。”
"墨翟耻论兵":墨翟以谈论战事为耻。
# 墨翟耻论兵:《吕氏春秋》: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高诱注:公输般在楚,楚王使设云梯为攻宋之具。墨子闻而往说之,楚王曰:“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寡人使攻宋之城,何为不得?”墨子曰:“使公输般攻宋之城,臣请为宋守之备。”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又令公输般守备,墨子九下之。不肯以善用兵见知于天下也。墨子名翟,鲁人也。
"拙薄遂疏绝":因自己笨拙浅薄而被疏远隔绝,
"归闲事耦耕":只好回归故乡从事农耕。
# 归闲事耦耕:《周礼》:“二耜为耦。”贾公彦疏:“二耜为耦者,两人各执一耜,若长沮、桀溺耦而耕也。”《礼记》:“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陈澔注:“耦谓二人相偶也。”
"顾无苍生望":只是我已不再被苍生所寄望,
# 顾无苍生望:《通鉴》:谢安少有重名,前后征辟,皆不就。寓居会稽,以山水、文籍自娱,虽为布衣,时人皆以公辅期之。士大夫至相谓曰:“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
"空爱紫芝荣":白白喜爱紫芝的繁茂。
# 空爱紫芝荣:《四皓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宋之问诗:“镜愁玄发改,心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傍晚霞光稀疏冷落,
"微茫旧壑情":对旧日山谷的情感模糊。
"秋山绿萝月":秋山上绿萝映照着月光,
"今夕为谁明":今晚这月光为谁而明亮。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借谢安隐居东山后出仕及屈原的学习经历,表明自己早年志向;“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以庄周说剑、墨翟耻兵的典故,暗示自己仕途的不顺与理想的破灭。借景抒情:“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借秋夜暝霞、旧壑、绿萝月等景色,抒发内心的寂寥与对过往的怀念。
2. 分段赏析
诗人回忆过往,“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表明自己曾有追求,谢安隐居东山等待时机出山建立功业,诗人慕安石主要是慕其隐居后能出仕成就一番大业,效仿屈原远游求学。“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写因天子诏书,从隐居生活中起身前往京城。“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具体描述在京城宫廷中的荣耀,参与宴会、陪驾出行,还创作新赋和谏猎短书,展现诗人在京城的辉煌经历,体现其抱负与才华得以施展。“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诗人表明自己当初入朝是为报答天子眷顾,并非为求青史留名。同时以庄周、墨翟自比,暗示自己像庄周说剑、墨翟耻兵一样,虽有自己的见解和才华,但在现实中却无法施展,与自己在京城初期的辉煌形成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不仅仅是单纯暗示思想与追求。但随后“拙薄遂疏绝”笔锋一转,道出因自身“拙薄”而被疏远隔绝,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从荣耀走向落寞,情感急转直下,凸显内心的失落。“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诗人决定归乡从事农耕,感慨自己已无苍生所望,只能空爱故乡紫芝。秋夜的暝霞、旧壑,以及秋山绿萝间的明月,这些景色引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寥、对过往的怀念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无奈等复杂情感,营造出一种落寞而又充满眷恋的氛围。
上一篇:唐·崔道融《悲李拾遗二首》
下一篇:唐·高适《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