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zuò
huái
怀
shā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xiǎo
yǐn
ān
shí
yuǎn
yóu
xué
píng
tiān
shū
fǎng
访
jiāng
hǎi
yún
xián
jīng
shì
yáo
chí
yàn
chū
péi
niǎn
xíng
kuā
xīn
zuò
jiàn
liè
duǎn
shū
chéng
dàn
fèng
xiāo
fēi
yāo
qīng
shǐ
míng
zhuāng
zhōu
kōng
shuō
jiàn
chǐ
lùn
bīng
zhuō
suì
shū
jué
guī
xián
shì
ǒu
gēng
cāng
shēng
wàng
kōng
ài
zhī
róng
liáo
luò
míng
xiá
wēi
máng
jiù
qíng
qiū
shān
绿
luó
yuè
jīn
wèi
shuí
míng

译文

我从前向往像谢安那样隐居待时,又羡慕屈原能远游四方来求学提升自己。皇帝诏书寻访到江海之地,从隐居处起身前往京城。入宫侍奉在瑶池的宴会,外出陪同皇帝的车驾出行。写作夸赞胡人风俗的新赋,也写成了劝谏帝王不要过度打猎的短书。我只是一心侍奉天子的眷顾,并非要在青史留名。像庄周白白地谈论剑术,墨翟以谈论战事为耻。因自己笨拙浅薄而被疏远隔绝,只好回归故乡从事农耕。只是我已不再被苍生所寄望,白白喜爱紫芝的繁茂。傍晚霞光稀疏冷落,对旧日山谷的情感模糊。秋山上绿萝映照着月光,今晚这月光为谁而明亮。

逐句剖析

"小隐慕安石":我从前向往像谢安那样隐居待时,

# 小隐慕安石:王康琚诗:“小隐隐林薮,大隐隐朝市。”谢安石高卧东山,典出《世说新语》。

"远游学屈平":又羡慕屈原能远游四方来求学提升自己。

# 远游学屈平:《楚辞》:“《远游》者,屈原之所作也。其辞曰: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辞曰: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屈:一作子。

"天书访江海":皇帝诏书寻访到江海之地,

"云卧起咸京":从隐居处起身前往京城。

# 云卧起咸京:鲍照诗:“云卧恣天行。”

"入侍瑶池宴":入宫侍奉在瑶池的宴会,

# 入侍瑶池宴:《穆天子传》: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出陪玉辇行":外出陪同皇帝的车驾出行。

# 出陪玉辇行:潘岳《籍田赋》:“天子乃御玉辇。”

"夸胡新赋作":写作夸赞胡人风俗的新赋,

# 夸胡:用扬雄赋长杨事。

"谏猎短书成":也写成了劝谏帝王不要过度打猎的短书。

# 谏猎短书成:《史记》“司马相如常从上至长杨猎,是时天子方好自击熊、彘,驰逐野兽。相如上疏谏之。

"但奉紫霄顾":我只是一心侍奉天子的眷顾,

# 但奉紫霄顾:梁简文帝赋:升紫霄之丹地,排玉殿之金扉。

"非邀青史名":并非要在青史留名。

"庄周空说剑":像庄周白白地谈论剑术,

# 庄周空说剑:《庄子·说剑篇》: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当能。”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太子乃与见王,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有三剑,唯王所用。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巨窃谓大王薄之。”

"墨翟耻论兵":墨翟以谈论战事为耻。

# 墨翟耻论兵:《吕氏春秋》: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高诱注:公输般在楚,楚王使设云梯为攻宋之具。墨子闻而往说之,楚王曰:“公输般,天下之巧工也。寡人使攻宋之城,何为不得?”墨子曰:“使公输般攻宋之城,臣请为宋守之备。”公输般九攻之,墨子九却之。又令公输般守备,墨子九下之。不肯以善用兵见知于天下也。墨子名翟,鲁人也。

"拙薄遂疏绝":因自己笨拙浅薄而被疏远隔绝,

"归闲事耦耕":只好回归故乡从事农耕。

# 归闲事耦耕:《周礼》:“二耜为耦。”贾公彦疏:“二耜为耦者,两人各执一耜,若长沮、桀溺耦而耕也。”《礼记》:“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陈澔注:“耦谓二人相偶也。”

"顾无苍生望":只是我已不再被苍生所寄望,

# 顾无苍生望:《通鉴》:谢安少有重名,前后征辟,皆不就。寓居会稽,以山水、文籍自娱,虽为布衣,时人皆以公辅期之。士大夫至相谓曰:“安石不出,当如苍生何?”

"空爱紫芝荣":白白喜爱紫芝的繁茂。

# 空爱紫芝荣:《四皓歌》:“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宋之问诗:“镜愁玄发改,心爱紫芝荣。”

"寥落暝霞色":傍晚霞光稀疏冷落,

"微茫旧壑情":对旧日山谷的情感模糊。

"秋山绿萝月":秋山上绿萝映照着月光,

"今夕为谁明":今晚这月光为谁而明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夜独坐怀故山》是唐代李白所作的五言排律,题材为感怀。诗歌开篇两句,简要叙述了诗人入朝为官之前,过着隐居与漫游的生活。随后笔锋一转,描绘其承蒙诏令进入京城,一度深得玄宗的宠信。然而,诗人满怀的文韬武略,却未能真正得以施展,渐渐地,他开始被冷落疏远。至此,诗人意识到,或许回归田园、躬耕陇亩才是自己的归宿。诗的后四句着重描绘了秋日傍晚山间的迷人景致,借此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切向往。诗中巧妙运用扬雄、司马相如、庄周、墨翟等人的典故,生动展现出诗人从备受宠信到失意落寞的人生境遇。不仅如此,诗中的比喻精妙独到,典故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为诗歌增色不少。诗人回顾自身早年如小隐慕安石、远学效屈平,后得征召入仕,却又因种种缘由被疏绝,如今归乡,借秋夜独坐抒发对往昔经历的感怀以及怀才不遇的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二载(公元743年)的秋季。彼时,李白应皇帝诏书抵达京城长安已达一年之久。然而,他一心想要实现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却始终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不仅如此,在朝廷之中,李白还遭受了同僚们的恶意谗言诋毁。在这样的困境之下,李白内心再度萌生了退隐山林的念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借谢安隐居东山后出仕及屈原的学习经历,表明自己早年志向;“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以庄周说剑、墨翟耻兵的典故,暗示自己仕途的不顺与理想的破灭。借景抒情:“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借秋夜暝霞、旧壑、绿萝月等景色,抒发内心的寂寥与对过往的怀念。

2. 分段赏析

诗人回忆过往,“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表明自己曾有追求,谢安隐居东山等待时机出山建立功业,诗人慕安石主要是慕其隐居后能出仕成就一番大业,效仿屈原远游求学。“天书访江海,云卧起咸京”,写因天子诏书,从隐居生活中起身前往京城。“入侍瑶池宴,出陪玉辇行。夸胡新赋作,谏猎短书成”,具体描述在京城宫廷中的荣耀,参与宴会、陪驾出行,还创作新赋和谏猎短书,展现诗人在京城的辉煌经历,体现其抱负与才华得以施展。“但奉紫霄顾,非邀青史名。庄周空说剑,墨翟耻论兵”,诗人表明自己当初入朝是为报答天子眷顾,并非为求青史留名。同时以庄周、墨翟自比,暗示自己像庄周说剑、墨翟耻兵一样,虽有自己的见解和才华,但在现实中却无法施展,与自己在京城初期的辉煌形成对比,突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不仅仅是单纯暗示思想与追求。但随后“拙薄遂疏绝”笔锋一转,道出因自身“拙薄”而被疏远隔绝,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从荣耀走向落寞,情感急转直下,凸显内心的失落。“归闲事耦耕。顾无苍生望,空爱紫芝荣。寥落暝霞色,微茫旧壑情。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诗人决定归乡从事农耕,感慨自己已无苍生所望,只能空爱故乡紫芝。秋夜的暝霞、旧壑,以及秋山绿萝间的明月,这些景色引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借景抒情,营造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氛围,抒发诗人内心的寂寥、对过往的怀念以及理想破灭后的无奈等复杂情感,营造出一种落寞而又充满眷恋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道融《悲李拾遗二首》

下一篇:唐·高适《闲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