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īng
qīng
biān
cǎo
piān

朝代:魏晋作者:傅玄浏览量:2
qīng
qīng
biān
cǎo
yōu
yōu
wàn
dào
huà
shēng
zài
chūn
shí
yuǎn
dào
hái
yǒu
chūn
zhì
cǎo
shēng
jìn
huān
shēng
gǎn
huái
怀
xīn
mèng
xiǎng
zhōng
qíng
mèng
jūn
yuān
yāng
yún
jiān
xiáng
jué
jiàn
kuàng
shēn
shāng
mèng
jūn
jié
tóng
xīn
yóu
běi
lín
jué
jiàn
kuàng
shāng
shēn
luò
yòng
zhōng
yuè
ān
huí
liú
fǎn
yún
wǎng
huán
bēi
fēng
dòng
xīn
yōu
yōu
shuí
zhī
zhě
xuán
jǐng
tíng
chí
qīng
ěr
huái
怀
yīn
xiǎng
zhuǎn
lèi
shuāng
duò
shēng
cún
huì
yāo
jūn
huáng
quán
xià

译文

河边青草一片青绿,沿着大道绵延万里。青草应当萌生在春天,在万里之外服役的丈夫也应当有归来的日期。但如今春天到了青草却不萌生,归期到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我也只能无声地叹息。节候的变迁触发了我的相思,在梦中真情流露多么孤凄。梦见我和丈夫好像一对鸳鸯鸟,在云间飞翔比翼相依。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参商分处东西。又梦见我和丈夫誓结同心,比翼畅游在北边的树林里。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商参分处东西。我们的婚姻自以为会像河水和洛水那样的牢固,看来还比不上中岳嵩山的安稳不移。因为流水流去就不会再回来,而山间的浮云还能自在地往还飘逸。悲风吹动了我的相思情,但我深深的忧思有谁能够关切留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不会停留,时光流逝快得就像驷马奋蹄。我倾耳细听希望听到丈夫归来的声响,但转眼四顾一无所见两行眼泪滚滚坠地。看来活着不会有相会的日期,我们相约在黄泉之下再双宿双栖。

逐句剖析

"青青河边草":河边青草一片青绿,

"悠悠万里道":沿着大道绵延万里。

# 悠悠:遥远的样子。

"划生在春时":青草应当萌生在春天,

"远道还有期":在万里之外服役的丈夫也应当有归来的日期。

# 远道还有期:指远在外地的情人。还,归来。期,时期。

"春至草不生":但如今春天到了青草却不萌生,

"期尽欢无声":归期到了仍不见丈夫归来我也只能无声地叹息。

"感物怀思心":节候的变迁触发了我的相思,

# 思心:悲心。

"梦想发中情":在梦中真情流露多么孤凄。

"梦君如鸳鸯":梦见我和丈夫好像一对鸳鸯鸟,

"比翼云间翔":在云间飞翔比翼相依。

"既觉寂无见":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

"旷如参与商":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参商分处东西。

# 参与商:皆星名。二星在天体上相距约一百八十度,当这个星升到地面时,那个星便沉入地平面下,永不相见。这里是比喻自己和丈夫无法会面。,旷:空,远。

"梦君结同心":又梦见我和丈夫誓结同心,

# 结同心:谓男女永结盟好。

"比翼游北林":比翼畅游在北边的树林里。

"既觉寂无见":醒来之后却空寂无所见,

"旷如商与参":我们相距这般遥远就好像商参分处东西。

# 商与参:皆星名。二星在天体上相距约一百八十度,当这个星升到地面时,那个星便沉入地平面下,永不相见。这里是比喻自己和丈夫无法会面。

"河洛自用固":我们的婚姻自以为会像河水和洛水那样的牢固,

# 自用:自以为。用,一作有。,河洛:黄河和洛水。

"不如中岳安":看来还比不上中岳嵩山的安稳不移。

# 中岳:嵩山,在河南省登封市北。

"回流不及返":因为流水流去就不会再回来,

"浮云往自还":而山间的浮云还能自在地往还飘逸。

"悲风动思心":悲风吹动了我的相思情,

"悠悠谁知者":但我深深的忧思有谁能够关切留意。

"悬景无停居":高悬在天空的太阳不会停留,

# 悬景:高悬天空的太阳。

"忽如驰驷马":时光流逝快得就像驷马奋蹄。

"倾耳怀音响":我倾耳细听希望听到丈夫归来的声响,

"转目泪双堕":但转眼四顾一无所见两行眼泪滚滚坠地。

"生存无会期":看来活着不会有相会的日期,

"要君黄泉下":我们相约在黄泉之下再双宿双栖。

# 要:同“邀”,约。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青青河边草篇》是魏晋傅玄所作的一篇五言乐府诗。这首诗歌以“草木荣枯”的循环为经,以“闺怨”与“征戍”的双向离散为纬,编织出思妇与征人跨越时空的情感经纬。前八句借“春草—秋草”的物候变迁,触发女子对时节流转的敏感体悟,将自然界的荣枯与人间别离交织——青草岁岁枯荣的恒常(“一岁之中,则百万之息”),反衬“欢爱如朝露"的脆弱易逝,恰如《诗经》"昔我往矣"的时空错位感。中段十二句构建虚实相生的梦境图景,末八句以"古道蔓草”的实景收束,将“萋萋满别情”的抽象愁绪具象为荒径春草。全篇通过“岁华暮—云气征”的时空折叠、“剪韭—白发”的细节对照,既延续《古诗十九首》“同心而离居”的抒情传统,又浸润着汉乐府“感于哀乐”的民间血脉。尾句“此情无绝期”的诘叹,恰如《上邪》“天地合”的炽烈誓言,在俚俗歌谣的质朴中,迸发出震撼千年的情感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

傅玄(217~278),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铜川)人。咸熙元年受封鹑觚男,后进爵为子,加驸马都尉,官至司隶校尉。傅玄工诗,尤以乐府诗盛名。其乐府诗典雅工丽,文辞富艳,描写铺缛,具有说教性。他的部分作品表现了对妇女题材的关注,且风格清丽。代表作品有《艳歌行》《苦相篇》《秦女休行》等。著作有《傅子》《傅玄集》等。明人辑有《傅鹑觚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乐府诗,是写思妇情感的诗。通过写对丈夫的怀念,表达了思妇对丈夫的感情之深,同时也抒发了思妇的思念之痛。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第三段“悲风动思心”,经过上面那些精神折磨,她眼里的景色不像一开始还有点生气和悦目的色彩,而是显得衰飒和黯淡了。反问:“悠悠谁知者”,“悠悠”指她那无尽的心思,她觉得没有人能理解,首先丈夫就不理解,不然他不会总是流荡不归。这一反问很是深沉。表达了思妇的痛苦与厮守。

3. 分段赏析

此作承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之遗韵,以春草起兴抒写思妇怀远之思。开篇"青青河畔草色,绵绵牵念远行人",与汉乐府原作"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异曲同工,借道旁春草的生生不息,触发对征人迢递归期的殷切期盼。"悠悠万里道"中"悠悠"二字,既摹道路之迢递,复状情思之绵长。春草岁岁枯荣的节序轮回,道旁芳草与行旅足迹的时空叠合,自然勾连起"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古典意象。诗中"草生在春时,远道还有期"的朴素推想,以草木荣枯喻人世聚散,却在"春至草不生,期尽叹无声"的悖论中,迸发出锥心泣血的思念——看似无理的怨怼,实乃望眼成空的绝望写照。当现实与期许激烈碰撞,炽烈情思遂在"感物怀思心,梦想发中情"中化作魂牵梦萦的幻境。次章以梦境构筑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梦中比翼云间的缱绻,重现结发时的同心结,将现实缺憾在幻境中加倍补偿。然梦醒后的空寂更显残酷,"河洛自有涸,不如中岳安"的隐喻,将情感投射于自然永恒与人事无常的辩证:河床虽涸犹有复流之日,嵩岳永峙却难换归人。四重意象的并置,恰似女子心中翻涌的猜疑漩涡——若情如逝水则相思成空,若爱似高山则重逢可待。这种矛盾心绪在"回流不及返,浮云往自还"的辩证观照中,凝结为欲说还休的缠绵悱恻。末章以秋风萧瑟收束全篇。"悲风动思心"的景物转换,暗喻心绪由春的萌动转入冬的死寂。"悬景无停居"的日影飞驰,将青春虚度的焦灼具象化为白驹过隙的惊心。当"倾耳怀音响"的专注终成"转目泪双堕"的怅惘,听觉期待与视觉落空的强烈反差,将等待的煎熬推向极致。结尾"生存无会期,要君黄泉下"的决绝誓言,在封建伦理的桎梏中,既彰显"生死相许"的痴情,亦暗藏"独守空帷"的悲凉。这种将个体悲剧升华为永恒情感标本的艺术处理,恰似《古诗十九首》般,在平平道来中见惊心动魄之力。

4. 作品点评

此诗虽为拟乐府之作,不少地方有模仿《饮马长城窟行》那篇作品的痕迹。二者共享“青青河畔草”的起兴范式与“梦见在我傍”的虚实交织结构,但本篇通过七次韵脚转换构建起更严密的抒情脉络,相较原作松散的“接字”叙事,形成“春草—秋衰—黄泉”的意境构成。在抒情、描写上也比原作细致,如原作写梦很是概括,主人公心理也不如此篇写得深曲。更值得关注的是,诗人将民间歌谣的天然韵律(如“客从远方来”的叙事节奏)与文人化的意象经营(如“古道蔓草”的历史隐喻)熔铸一体,既保留“天籁”特质,又注入“匠心”雕琢——这种雅俗交融的创作策略,恰是乐府诗体从民间集体创作向文人个性化表达过渡的表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魏晋·郭璞《与王使君诗五首 其三》

下一篇:魏晋·欧阳建《十二岁自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