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wéi
nán
líng
bīng
jiāng
shàng
chéng
xìng
fǎng
访
zhī
xún
yán
shàng
shū
xiào
yǒu
zèng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nán
chuán
zhèng
dōng
fēng
běi
chuán
lái
huǎn
jiāng
shàng
xiāng
féng
jiè
wèn
jūn
xiào
wèi
liǎo
fēng
chuī
duàn
wén
jūn
xié
fǎng
访
qíng
rén
yīng
wèi
shàng
shū
shēn
táng
shàng
sān
qiān
zhū
wèng
zhōng
bǎi
jīn
líng
chūn
hèn
yān
liú
chǔ
jiāng
bīn
yuè
zuì
yuǎn
shān
huā
kāi
rán
chūn
fēng
kuáng
shā
rén
sān
nián
chéng
xìng
xián
tài
chí
fén
què
yóu
chuán
mèng
jiàn
liǔ
zhī
kān
guà
biān
dào
péng
cháng
táo
lìng
qián

译文

我的船正乘东风南来,你的船顶风缓慢驶来。江上与你相逢,高声问候你平安,笑语未了就被风儿吹断。听说你携着歌舞伎访问情人颜尚书,所以就没有空暇时间来看望我了。你客厅有三千名脚穿珠履的门客,关键是你家酒瓮中还有百斛金陵春。恨我不能与你共此乐,因故淹留在楚江滨。月色可以陶醉我这个远行客,山花盛开仿佛在燃烧。思念如春风狂杀人,一日不见如隔三春。想乘兴去找你,但是嫌船太慢,不如烧王子猷的船。梦见陶渊明门前的五棵柳树,已粗壮得可以挂马鞭。什么时候来彭泽,一起狂歌于陶令门前。

逐句剖析

"南船正东风":我的船正乘东风南来,

"北船来自缓":你的船顶风缓慢驶来。

"江上相逢借问君":江上与你相逢,高声问候你平安,

"语笑未了风吹断":笑语未了就被风儿吹断。

"闻君携伎访情人":听说你携着歌舞伎访问情人颜尚书,

"应为尚书不顾身":所以就没有空暇时间来看望我了。

"堂上三千珠履客":你客厅有三千名脚穿珠履的门客,

"瓮中百斛金陵春":关键是你家酒瓮中还有百斛金陵春。

"恨我阻此乐":恨我不能与你共此乐,

"淹留楚江滨":因故淹留在楚江滨。

"月色醉远客":月色可以陶醉我这个远行客,

"山花开欲然":山花盛开仿佛在燃烧。

# 然:同“燃”。

"春风狂杀人":思念如春风狂杀人,

"一日剧三年":一日不见如隔三春。

"乘兴嫌太迟":想乘兴去找你,但是嫌船太慢,

"焚却子猷船":不如烧王子猷的船。

# 子猷:王子遒,东晋名士。《世说新语》载有“王子遒雪夜访戴”事。

"梦见五柳枝":梦见陶渊明门前的五棵柳树,

"已堪挂马鞭":已粗壮得可以挂马鞭。

"何日到彭泽":什么时候来彭泽,

"长歌陶令前":一起狂歌于陶令门前。

# 陶令:即陶渊明,东晋著名隐士、大文学家,曾任彭泽(今属江西)县令。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之手,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杂言古诗。单从诗题便能明晰,这是李白赠予友人的诗作。深入研读诗句,不难察觉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陶渊明的由衷推崇,展现出独特的情怀与思想倾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诗中“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内心极度的悲伤,毫无掩饰地将自己的情感宣泄出来,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也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感,通过“惆怅”一词直接表明心境,展现出其内心的烦闷与忧愁。

2. 分段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一首杂言古诗,全诗围绕着诗人乘兴访友的经历,将叙事、写景、抒情、用典巧妙融合,展现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开篇至“清光奈愁何”诗歌开篇描绘出一幅春日美景,月色如水,令远客陶醉,山花烂漫似火欲燃,春风似狂,一日之长仿佛三年。诗人沉浸在美好景色中,兴致高涨,以至于觉得去访友的速度太慢,恨不得像王子猷雪夜访戴那般急切,甚至想象自己已到了陶渊明隐居之地,能在其面前长歌。这部分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营造出欢快、热烈的氛围,表现出诗人乘兴访友的急切心情,同时借对陶渊明的向往,暗示自己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第二段:诗人在此处叙述了与友人的境遇,友人任职之地偏远,自己则遭贬流放。天地更新,法令放宽,可自己作为夜郎迁客仍满心寒凉。一直思念友人却不得见,只能在梦中相见。没想到意外相遇,惊喜得如同置身烟雾。宴会之上音乐喧闹,却难以倾诉心中愁苦。回忆昨日还身着绣衣饮酒作乐,今朝却白发苍苍,在沧浪水边漂泊。这部分通过今昔对比、自身与友人境遇对比,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坎坷,抒发了内心的愁苦与无奈。“平生不下泪”至结尾诗人感慨自己平生极少落泪,此时却泣涕无穷,以黄鹄、苍鹰在困境中的窘态自比,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虽有壮志,想如鲁仲连般建功立业,洗刷耻辱,报答君恩,但却因病受阻,得不到重用。途中与太守相遇,受到热情款待。回忆起当初自己微贱时遭人轻视,如今却有人前来结交。诗人情绪激昂,以“槌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这样夸张的表述宣泄内心的愤懑。最后意识到赤壁争雄如同梦幻,只能借歌舞排解离忧。这部分情感跌宕起伏,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与友人相遇又将分别的复杂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展现出诗人豪放不羁又无奈失落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崔国辅《魏宫词》

下一篇:唐·李白《小桃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