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 日照香炉生紫烟:“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丝带高挂于山川之间。
# 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挂:悬挂。,遥看:从远处看。
"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
#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直:笔直。
"疑是银河落九天":使人以为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 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疑:怀疑。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风景诗。前两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以静态描写展现香炉峰的朦胧美与瀑布的雄壮美;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通比喻、夸张的手法和超现实联想,生动形象地凸显瀑布的气势磅礴。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全诗以对自然伟力的赞美为主题,既表达了李白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与赞叹之情,也透露出他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情怀。
2. 写作手法
夸张:“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其中“三千尺”极力描写出了山的高峻,此句以夸张手法展现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一泻千里的宏大景象。比喻:“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比喻将瀑布与银河相关联,将瀑布比喻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展现出瀑布的雄奇瑰丽。动静结合:“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静谧山景,后三句集中展现瀑布的奔腾之势,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动静结合,将庐山瀑布的美展现的淋漓尽致。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通过想象将平凡的瀑布幻化为神话奇观。
3. 分段赏析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地升起了团团白烟,缥缈于青山蓝天之间,在红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云霞。这不仅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此句不仅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前四字点题《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其中“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这句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不仅描写出了山之高峻陡峭,又展现出水流之急。“三千尺”这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出瀑布从高处喷涌而出,仿佛其势不可挡之状就在眼前。尾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瀑布与银河相连,赋予自然景观神话般的壮美意境,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使得整个瀑布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给人以想象的余地,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
4. 作品点评
《望庐山瀑布》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风格洗炼明快,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的情怀。
# 徐凝《瀑布》诗云:“千古犹疑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或谓乐天有赛不得之语,独未见李白诗耳。李白《望庐山瀑布》诗云:“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故东坡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以余观之,银河一派,犹涉比类,未若白前篇云:“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凿空道出,为可喜也。
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二
# 李太白《庐山瀑布》诗有“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二句“语简意足,优于绝句,真古今绝唱”,“非历览此景,不足以见诗之妙”。……有“疑是银河落九天”句,东坡尝称美之。
元韦居安《梅磵诗话》
# 刘云:奇夐不复可道。又云:以为银河,犹未免俗耳。
明高棅《唐诗品汇》
# 苏轼曰:仆初入庐山,有陈令举《庐山记》见示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徐凝和李白诗,不觉失笑。开元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为徐凝洗恶诗。”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非身历其境者不能道。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
# 严云:亦是眼前喻法。何以使后人推重?试参之。
不详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