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bái
miàn
wēi
hóng
xūn
xūn
bàn
zuì
zhōng
bǎi
nián
suí
shǒu
guò
wàn
shì
zhuǎn
tóu
kōng
shòu
shì
xíng
kuáng
lǎo
wēng
réng
wén
hào
shì
zhě
jiāng
huà
píng
fēng

译文

(我)胡子已经花白,面色微微泛红,整天都处在醺然半醉的状态之中。人生百年轻易地就过去了,世间万事转头间便化为乌有。我既是卧病的清瘦居士,也是一边走一边唱歌的狂放老翁。听说有些好事的人,把我的这种状态画在屏风之上。

逐句剖析

"须白面微红":(我)胡子已经花白,面色微微泛红,

"醺醺半醉中":整天都处在醺然半醉的状态之中。

# 醺醺:酣醉貌。

"百年随手过":人生百年轻易地就过去了,

"万事转头空":世间万事转头间便化为乌有。

"卧疾瘦居士":我既是卧病的清瘦居士,

"行歌狂老翁":也是一边走一边唱歌的狂放老翁。

"仍闻好事者":听说有些好事的人,

# 好事者:此指有某种爱好的人。

"将我画屏风":把我的这种状态画在屏风之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自咏》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律诗。此诗主题围绕诗人对自身状态与人生的感悟。内容上,先描绘自己须白面红、半醉的模样,接着感慨人生短暂、万事成空,又以“瘦居士”“狂老翁”自比,最后提及有人将自己画于屏风。写作上直抒胸臆,自然地表达情感。全诗语言质朴,风格自然,生动展现了诗人超脱豁达的心境,体现了白居易诗歌贴近生活、情感真挚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自咏》是白居易所作。开成三年(838),白居易已年迈,此时他历经人生起伏,身体也逐渐衰弱。在这样的境况下,他有感于时光飞逝、万事皆空,遂作此诗,以描绘自身形象及抒发内心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的人生感慨,以及以“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自比,直白地展现出自身状态与心境,毫无隐晦地抒发情感。对偶:“须白”对“面微红”,描绘出诗人的外貌特征,对仗工整;“百年随手过”与“万事转头空”,从时间与世事维度相对,感慨时光易逝、万事皆空,结构对应,节奏明快。

2. 分段赏析

“须白面微红,醺醺半醉中”描绘出诗人须白、面红且半醉的外在形象,生动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状态;“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则饱含哲理,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万事皆空的感慨,体现出一种超脱的心境;“卧疾瘦居士,行歌狂老翁”,诗人以“瘦居士”“狂老翁”自比,进一步凸显自身独特的形象与旷达的情怀;“仍闻好事者,将我画屏风”从侧面反映出诗人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也增添了几分生活的趣味,使整首诗在感慨人生的同时不失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池上作(西溪、南潭,皆池中胜地也)》

下一篇:唐·崔玄亮《临终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