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yōu

朝代:唐作者:李涉浏览量:1
guō
shān
jìng
shēn
wàn
gān
竿
cuì
chén
chén
cóng
lái
ài
duō
chéng
xīn
jiā
wèi
zhú
lín

译文

靠着城郭,依傍青山,一条小路幽深,上万根竹子像刺一样,翠绿幽深。从来喜爱事物大多会成为癖好,辛苦地搬家是为了竹林。

逐句剖析

"负郭依山一径深":靠着城郭,依傍青山,一条小路幽深,

# 负郭:靠着城池。

"万竿如朿翠沉沉":上万根竹子像刺一样,翠绿幽深。

"从来爱物多成癖":从来喜爱事物大多会成为癖好,

"辛苦移家为竹林":辛苦地搬家是为了竹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葺夷陵幽居》乃唐代诗人李涉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作以竹林环绕的幽居为背景,前两句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清幽之景。依山傍城,一条小径蜿蜒深入,万竿翠竹紧密排列,似束束绿箭,浓郁的翠色扑面而来,营造出深邃静谧的氛围。后两句毫无保留地倾诉对竹子的痴迷热爱。这份爱已至成癖的程度,甚至不惜辛苦移家,只为与竹林相伴。诗句不仅流露出对竹的深情,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一种隐逸情怀,仿佛在喧嚣尘世中寻得这片竹的净土,便可遁世而居,悠然自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涉(?~?),唐代诗人。自号清溪子,洛阳(今属河南)人。早岁客梁园,逢兵乱,避地南方,与弟李渤同隐庐山香炉峰下,后出山做幕僚。宪宗时,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在峡中居十年,遇赦放还,复归洛阳,隐于少室。文宗大和中,任国子博士,世称李博士。其工于诗歌,尤其擅长七绝,多写迁谪行旅,语言通俗畅达。代表作品有《润州听暮角》《再宿武关》《杂曲歌辞·鹧鸪词》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葺夷陵幽居》乃唐代诗人李涉所作,李涉早年为避战乱,客居梁园,后与弟弟李渤一同隐居庐山。唐宪宗时,他曾任太子通事舍人,却因故被贬为峡州(今湖北宜昌)司仓参军。此诗或许作于他被贬夷陵之际。诗中“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一句,既展现出他对竹子的偏爱已至成癖的程度,又与他历经仕途坎坷后,萌生的归隐山林之心境相契合。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抒情言志诗。它描绘了诗人在夷陵竹林幽居的场景,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现出诗人对竹的痴爱已到成癖的程度,更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仕途波折后,内心所蕴含的隐逸情怀。

2. 写作手法

化用:“辛苦移家为竹林”这句化用苏轼“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古代文人爱竹、因竹而改变生活状态的行为有相通之处。体现出对竹子超乎寻常的喜爱。李涉这句诗直接表明自己为了竹林而不辞辛苦搬家。景物描写:“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朿翠沉沉”中前半句“负郭依山一径深”描绘出居所背靠城郭、依傍山峦,一条小路蜿蜒深入的画面,勾勒出环境的清幽与静谧。后半句“万竿如朿翠沉沉”生动展现出无数竹竿像被捆束在一起,呈现出浓郁深沉的翠色,形象地描绘出竹林的茂密与葱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片生机勃勃的翠绿之景。直抒胸臆:“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诗人直接表白自己向来对喜爱的事物往往痴迷成癖,此次不辞辛苦搬家,就是为了这片竹林。毫无掩饰地表达出对竹林极度的喜爱之情,将内心对竹林的钟情直白地倾诉出来,使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对竹林的热爱之深。

3. 分段赏析

“负郭依山一径深”此句描绘了幽居的位置,“负郭依山”点明了幽居既靠近城郭又依傍青山的优越地理位置,“一径深”则强调了通往幽居的小路幽深,给人一种静谧、清幽的感觉,为全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万竿如刺翠沉沉”中“万竿如刺”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繁茂和挺拔,上万根竹子像刺一样,展现出竹子的生机与活力。“翠沉沉”则强调了竹子的翠绿和幽深,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营造出清幽的氛围。“从来爱物多成癖”说明诗人向来对喜欢的事物容易形成癖好,为后文表达对竹子的喜爱做铺垫。“辛苦移家为竹林。”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辛苦移家”体现了诗人为了竹子不惜付出巨大的努力,搬家到有竹林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高尚品格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病中诗十五首·别柳枝》

下一篇:唐·项斯《古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