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又得东川信":早晨又收到了来自东川的书信,
"欲取春初发梓州":得知你打算在春初从梓州出发。
"书报九江闻暂喜":听闻你将到九江我一时欢喜,
"路经三峡想还愁":想到你要途经三峡又不禁发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潇湘之地多瘴雾,你要注意加餐吃饭,
"滟滪惊波稳泊舟":滟滪堆波涛汹涌,你行舟时要稳稳停泊。
"欲寄两行迎尔泪":我想要寄去两行迎接你的泪水,
"长江不肯向西流":可长江却不肯向西流。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借潇湘之地的瘴雾、滟滪堆的惊波等艰险之景,表达对友人旅途的担忧。诗人借这些自然环境的恶劣,委婉地劝友人注意饮食、谨慎行舟,情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且深沉。对比:“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将听闻友人将到九江时的短暂喜悦,与想到友人要途经三峡的忧愁进行对比。鲜明的情感反差,突出对友人旅途艰险的深切忧虑,强化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拟人:“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赋予长江以人的意志,说长江不肯向西流来传递自己迎接友人的泪水。拟人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因无法立刻见到友人的无奈,使诗歌情感更加真挚动人。
2. 分段赏析
首联“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白居易直白地讲述早晨收到来自东川友人的书信,得知友人打算在春初从梓州出发下峡。简单的叙述,流露出收到友人书信的欣喜,为后文情感的展开奠定基础。颔联“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诗人听闻友人将到九江,心中瞬间涌起喜悦之情,然而随即想到友人要途经三峡这一险地,忧愁又涌上心头。这一喜一愁的情感变化,真实地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让读者感受到他情感的细腻。颈联“潇湘瘴雾加餐饭,滟滪惊波稳泊舟”,这两句是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叮嘱。潇湘之地多瘴雾,环境恶劣,诗人劝友人要多注意饮食;滟滪堆处波涛汹涌,行舟危险,诗人提醒友人谨慎行舟。诗人通过对这些艰险场景的描绘,将自己的担忧融入其中,情真意切。尾联“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最后两句,诗人表达出急切想要见到友人的心情。他恨不得立刻将迎接友人的泪水寄去,可长江却不肯向西流,无法传递这份思念。诗人借助长江的“不肯”,巧妙地表现出自己的无奈与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使诗歌的情感达到高潮。
上一篇:唐·白居易《隐几》
下一篇:唐·白居易《洛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