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éng
shàng
yà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liú
chūn
zhù
dēng
chéng
wàng
xiāng
jiāng
bǐng
zhú
yóu
fēng
yuè
wàn
jiā
liǎng
àn
shēng
jùn
西
lóu
shī
tīng
yuè
yín
jiǔ
bèi
quàn
xiū
cóng
dào
rén
shēng
dōu
shì
mèng
mèng
zhōng
huān
xiào
shèng
chóu

译文

想要留住春天却留不住,我登上城楼向远方眺望,珍惜这美好的夜晚,和友人一起手持蜡烛四处游玩。清风明月笼罩着河流两岸的千万户人家,在郡城的西楼上响起一曲美妙的笙歌。听着来自越地的客人吟诗,是多么的深情悲苦,被吴地的女子不断地劝酒。即便说人生就如同一场梦,但在梦中的欢笑也胜过满心的忧愁啊。

逐句剖析

"留春不住登城望":想要留住春天却留不住,我登上城楼向远方眺望,

"惜夜相将秉烛游":珍惜这美好的夜晚,和友人一起手持蜡烛四处游玩。

"风月万家河两岸":清风明月笼罩着河流两岸的千万户人家,

"笙歌一曲郡西楼":在郡城的西楼上响起一曲美妙的笙歌。

"诗听越客吟何苦":听着来自越地的客人吟诗,是多么的深情悲苦,

"酒被吴娃劝不休":被吴地的女子不断地劝酒。

# 吴娃:吴地歌妓。

"从道人生都是梦":即便说人生就如同一场梦,

"梦中欢笑亦胜愁":但在梦中的欢笑也胜过满心的忧愁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城上夜宴》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诗。宝历二年(826),时年五十五岁、任苏州刺史的白居易写下此诗。诗中描绘了作者秉烛登城,目睹河两岸万家灯火,聆听悦耳歌曲的场景。全诗以宴饮为主题,通过描写城上夜宴的欢乐场面,传达出作者复杂心境,尾联点明纵酒欢歌以对生活的态度。在写作手法上,诗中运用了环境描写烘托氛围,如“风月万家河两岸”营造出宁静美好的夜景。开篇写“留春不住登城望,惜夜相将秉烛游”,流露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描写宴饮场景,展现欢乐氛围。这首诗兼具蕴藉与明快风格,既委婉传达情感,又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夜宴的热闹,是白居易诗歌中展现其生活情趣与心境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开篇两句诗人直言留春不得的遗憾,进而在夜晚与友人秉烛登城,尽显对时光流逝的叹惋与对良夜的珍视。中间两句描绘城上所见,河两岸风月笼罩万家,郡西楼上笙歌悠扬,从视听角度勾勒出夜宴所处的美好热闹之景。再接下来两句刻画宴上情景,倾听越客吟诗,感受其情之深切,又有吴娃热情劝酒,尽显宴饮的欢愉氛围。结尾两句诗人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却又强调梦中欢笑亦胜过忧愁,点明享受当下欢乐的生活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风月①万家河两岸,笙歌一曲郡西楼② ①风月:清风明月。指美好的景色。②郡西楼:指苏州城西楼。 七律《城上夜宴》作于苏州刺史任内。这两句是说,月夜登城远望,江南水乡一派美好景色,溶在月色朦胧之中;郡西楼上笙歌嘹亮,为这美景平添了一番风韵。景象清新,明白如话。 从道人生都是梦梦中欢笑亦胜愁 这两句是说,人常说人生如梦,即便是梦,这梦中的欢笑,也胜过醒时的愁恨。因赏美景,歌舞欢宴生发出的感想,自有一番情理在。

《全唐诗佳句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适《麟德殿宴百僚》

下一篇:唐·李商隐《明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