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yīng
táo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zhī
guān
shè
fēi
zhái
qiě
zhú
shān
yīng
mǎn
yuàn
zāi
shàng
zuǒ
jìn
lái
duō
kǎo
shǎo
yīng
jiàn
huā
kāi

译文

我知道这官舍并非我的家,但我还是决定挖来山樱桃种满院子。我被贬为上佐,要经历五次考核才能改任,应该至少能看到四次这些花儿盛开。

逐句剖析

"亦知官舍非吾宅":我知道这官舍并非我的家,

"且劚山樱满院栽":但我还是决定挖来山樱桃种满院子。

"上佐近来多五考":我被贬为上佐,要经历五次考核才能改任,

"少应四度见花开":应该至少能看到四次这些花儿盛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移山樱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亦知官舍非吾宅。”点明诗人深知官舍并非自己的家,但仍然选择在院子里种植山樱桃,表现出一种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和对自然的向往。次句“且斸山樱满院栽。”则描绘了诗人种植山樱桃的行为,反映了他在官场生活中寻找宁静的方式。后两句“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通过回顾自己的官场生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循环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通过“亦知官舍非吾宅。”与“且斸山樱满院栽。”的对比,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借景抒情:“亦知官舍非吾宅,且斸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诗人通过描写种植山樱桃的行为,借自然之美表达对官场生活的淡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手法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刻。

2. 分段赏析

首句:“亦知官舍非吾宅”,这句诗中“亦知”表明诗人清楚官舍的性质,不是自己真正理想的住所,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感,为全诗奠定了略带惆怅的基调。次句:“且斸山樱满院栽”,这句诗中“且”字体现出一种暂且、姑且的心态,诗人虽对官舍不满,但还是移栽山樱到院子里,试图增添一些生活的气息和乐趣,表现出他在无奈中寻求生活意趣的努力。第三句:“上佐近来多五考”,这句诗中“上佐”点明诗人的身份,“多五考”说明近期官职考核的情况,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官场处境的关注,也暗示了官场的规矩和束缚。末句:“少应四度见花开”,这句诗中诗人由山樱开花联想到自己的官场生涯,推算能看到山樱开花的次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经历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和官场生活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人生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希声《赠皇甫侍御赴都八首》

下一篇:唐·李贺《相和歌辞·莫愁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