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辞荣禄遂初衣":贺老你不恋高位,辞别荣禄多次,今天终于遂你心愿,又是一布衣了,
# 初衣:即初服。,遂:如愿也。,荣禄:谓功名利禄。
"曾向长生说息机":你喜欢长生仙道,息灭心机。
# 息机:摆脱世事,息灭机心。
"真诀自从茅氏得":修炼长生仙道的真诀自从茅氏处得道了,
# 茅氏:三茅君,道家传说中的三神仙,即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
"恩波宁阻洞庭归":虽然皇上恩波浩淼,怎能阻碍你从洞庭湖归故乡呢?
# 洞庭:指太湖。据《水经注》载,太湖一名洞庭湖,又名三山湖。,宁阻:一作应许。宁:岂。,恩波:犹谓皇上恩泽。
"瑶台含雾星辰满":你向往的瑶台,云雾缭绕,星辰满天,
# 瑶台:喻神仙居住的地方。
"仙峤浮空岛屿微":仙峤浮在太空,仙岛微茫,等你骑鹤驾到。
# 仙峤:仙人居住的高而尖的山。
"借问欲栖珠树鹤":我可以不可以问问:你这只打算栖息在琼树上的仙鹤,
# 珠树:形如柏,叶上有珠,亦喻为仙树。
"何年却向帝城飞":何年何时又飞回帝城,与我们再喝几杯?
# 却: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应制送别题材的诗。诗中介绍了贺知章辞去荣禄、回归本真的人生选择,描绘了其可能前往的如瑶台仙境般含雾星辰满、仙峤岛屿微的归隐之地。
2. 写作手法
用典:“真诀自从茅氏得”,运用茅氏兄弟修道成仙的典故,表明贺知章已得道家真传,增添诗歌的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比喻:尾联“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将贺知章比作栖息在珠树的仙鹤,形象地表达对他的赞誉及对其回归的期待。
3. 分段赏析
首联“久辞荣禄遂初衣,曾向长生说息机”:“久辞荣禄”表明贺知章辞官已久,“遂初衣”指他回归平民身份,“曾向长生说息机”说明他追求道家的息心止机,远离尘世纷扰,展现出贺知章超脱的人生选择,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真诀自从茅氏得,恩波宁阻洞庭归”:借茅氏得真诀的典故,暗示贺知章在道家修行上有所成就,“恩波宁阻”强调皇帝的恩泽不会阻碍他归乡,既体现皇家气度,又突出贺知章归乡的顺遂。颈联“瑶台含雾星辰满,仙峤浮空岛屿微”:此联展开丰富想象,描绘出瑶台仙境雾气缭绕、星辰密布,仙山在云雾中漂浮、岛屿若隐若现的奇幻画面,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空灵缥缈的氛围,烘托贺知章归乡如入仙境。尾联“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把贺知章比作栖息在珠树的仙鹤,“何年却向帝城飞”以设问的方式,委婉表达对他的不舍,希望他日后能再回帝城,给诗歌增添了一份温情与期待。
上一篇:唐·李白《赠溧阳宋少府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