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他朝市求何事":留恋那官场与市集,究竟是在追求什么呢,
"想取丘园乐此身":只想回到田园之间,让这身心享受闲适的乐趣。
"千首恶诗吟过日":吟诵上千首自谦为“拙劣”的诗作,就这样度过时光,
"一壶好酒醉消春":饮一壶上好的美酒,在沉醉中消磨春日的时光。
# 消:一作销。
"归乡年亦非全老":回到家乡时年纪也不算完全衰老,
"罢郡家仍未苦贫":辞去官职后,家中也还不至于苦于贫困。
"快活不知如我者":不知道像我这样快活自在的人,
"人间能有几多人":在人世间能有多少呢。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恋他朝市求何事,想取丘园乐此身”:首联以设问起笔,“朝市”代指官场与世俗名利场,“丘园”则象征田园隐逸生活。诗人直抒胸臆,先对“恋朝市”的行为提出质疑,“求何事”暗含对追名逐利的否定;再明确表达“想取丘园乐此身”的心愿,将田园视为安放身心的归宿。两句形成鲜明对比,开门见山地点明全诗主旨:对世俗纷扰的疏离与对田园闲适的渴求。颔联“千首恶诗吟过日,一壶好酒醉消春”:颔联承接“乐此身”,具体描绘田园生活的核心乐趣。“千首恶诗”是诗人自谦之语,实则暗含以诗抒情、悠然度日的闲情;“一壶好酒醉消春”则以饮酒怡情的场景,展现对时光的随性消磨。两句将“乐”化为具体的生活细节,诗酒相伴、不问俗事的画面跃然纸上,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趣,也传递出无拘无束的闲适心境。颈联“归乡年亦非全老,罢郡家仍未苦贫”:颈联从现实条件入手,强化归隐的可行与合理。“归乡年亦非全老”点明年纪未衰,有精力享受田园生活;“罢郡家仍未苦贫”则说明辞去官职后家境尚可,无温饱之忧。两句看似平实,实则消除了归隐的两大顾虑,衰老与贫困,为“想归田园”提供了支撑,也暗含诗人对现状的满足,让向往田园的情感更具底气,不显空泛。尾联“快活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尾联以反问,直抒胸臆,将情感推向高潮。“快活”二字点明诗人对当下心境的定义,带着不加掩饰的自得;“不知如我者,人间能有几多人”则通过对比,凸显这种摆脱世俗束缚、享受简单快乐的珍贵。此句不事雕琢却力道十足,既回应了首联对“朝市”的否定,也升华了对田园闲适的珍视,让全诗的归隐情怀更显真切洒脱。
上一篇:唐·白居易《白牡丹》
下一篇:唐·白居易《自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