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uàn
xí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shào
nián
xìn
měi
céng
jiǔ
chūn
suī
chí
zài
zhōng
huān
xiào
shèng
chóu
shèng
qǐng
jūn
dào
děng
tóu
kōng

译文

年轻的时候确实美好,可又何曾长久呢,春天即使来得迟,也不会一直停留。欢笑胜过忧愁,唱歌胜过哭泣,请你不要说,到头来什么都成空。

逐句剖析

"少年信美何曾久":年轻的时候确实美好,可又何曾长久呢,

"春日虽迟不再中":春天即使来得迟,也不会一直停留。

# 中:一作逢。,日:一作到。

"欢笑胜愁歌胜哭":欢笑胜过忧愁,唱歌胜过哭泣,

"请君莫道等头空":请你不要说,到头来什么都成空。

# 等头:唐人俗语,犹云一般、同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劝行乐》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以少年和春日为喻,指出青春美好却短暂,美好时光终会消逝,表达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两句则转为积极劝勉,认为欢笑比忧愁好,歌唱比哭泣强,劝人不要轻易认为等待或经历的时光是徒劳无用的。整首诗运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先感怀时光短暂,再转为积极乐观的劝诫,传达出珍惜时光、乐观生活、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少年信美何曾久”,直接点明少年时光虽然美好,但“何曾久”以反问语气强调其短暂易逝,借助“少年”这一具体形象,引发读者对于青春短暂、美好难以长久的感慨。“春日虽迟不再中”,承接上句,“春日”既指自然季节,也象征美好年华,即便来得迟也“不再中”,即不会长久停留,将自然现象与人生感悟相联系,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的共鸣。“欢笑胜愁歌胜哭”转向积极劝勉,直白比较“欢笑”与“愁”、“歌”与“哭”,指出快乐情绪比悲伤更有价值,用朴素对比传递乐观的生活态度。“请君莫道等头空”是核心劝诫,“等头”可理解为等待的时光或人生历程,“莫道空”直接劝人不要认为这些经历是徒劳,呼应前文时光易逝的感慨,转而鼓励珍惜当下、积极面对,不要轻易放弃或觉得一切没有价值,鼓励人们以积极的心态去拥抱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少年信美何曾久,春日虽迟不再逢 七绝《劝行乐》作于洛阳。这两句是劝告人及时行乐并珍惜时光和青春——少年的美妙时代不可能久留,春日虽然迟迟未过,但已过之日却不再回来。“不再逢”三字寓意深长,耐人深思。

李济洲《全唐诗佳句赏析》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峤《送崔主簿赴沧州》

下一篇:唐·崔宗之《赠李十二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