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èng
ráo
yáng
zhāng
suì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zhāo
yǐn
cāng
quán
hǎi
yān
nìng
zhī
luán
fèng
yuǎn
tuō
tóng
qián
lìn
nǎng
pān
shì
dāng
nián
kuì
fēi
huáng
shí
lǎo
ān
shí
fáng
xián
gōng
jiē
luò
róng
huá
chuān
dào
sān
shān
zhuó
biān
cuō
tuó
rén
jiān
shì
liáo
luò
zhōng
tiān
jiàn
yóu
tàn
yuán
qióng
huà
xiān
dāng
gòng
xié
shǒu
xiāng
pái
míng
quán

译文

清晨还在苍梧山饮山泉,夜晚已经在苍茫的碧海睡眠。谁知道仙鹤的志向,就是寄托在高高的梧桐树上。你最崇拜蔺相如与嵇康,愿意与之比肩。我很惭愧不是黄石公,不能赏识你这个张良。我已近暮年,就像这西山落日,而功业未就,青春的容颜也随流水,一去难回。不用多说,心贵灵犀一点通,我们还是修炼吧,期望在仙山相遇。人间已经蹉跎多年,天上仙境还是遥远未值。我们还是探求玄冥神祖吧,穷尽天元。让我们携手共进,互相帮助,尽早脱离尘世的羁绊。

逐句剖析

"朝饮苍梧泉":清晨还在苍梧山饮山泉,

"夕栖碧海烟":夜晚已经在苍茫的碧海睡眠。

"宁知鸾凤意":谁知道仙鹤的志向,

"远托椅桐前":就是寄托在高高的梧桐树上。

"慕蔺岂曩古":你最崇拜蔺相如与嵇康,

"攀嵇是当年":愿意与之比肩。

"愧非黄石老":我很惭愧不是黄石公,

"安识子房贤":不能赏识你这个张良。

"功业嗟落日":我已近暮年,就像这西山落日,而功业未就,

"容华弃徂川":青春的容颜也随流水,一去难回。

"一语已道意":不用多说,心贵灵犀一点通,

"三山期著鞭":我们还是修炼吧,期望在仙山相遇。

"蹉跎人间世":人间已经蹉跎多年,

"寥落壶中天":天上仙境还是遥远未值。

"独见游物祖":我们还是探求玄冥神祖吧,

"探元穷化先":穷尽天元。

"何当共携手":让我们携手共进,互相帮助,

"相与排冥筌":尽早脱离尘世的羁绊。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赠饶阳张司户燧》是李白创作的一首酬赠诗,诗开篇“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运用极度夸张与奇幻的想象,描绘出诗人自由不羁、遍历天地的浪漫形象,奠定了全诗超凡脱俗的基调。“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以鸾凤寄托高远志向,暗示张司户燧如同鸾凤般,将志向托付于看似平凡却蕴含深意的境遇中,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高度赞赏与独特认知。此诗风格浪漫飘逸,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用典,抒发了李白对友人的钦佩、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怀,展现出其复杂而又充满激情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慕蔺岂曩古,攀嵇是当年”中,“慕蔺”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以大局为重,容忍廉颇的挑衅,最终两人和好,李白借此表达自己对古人高尚品德的仰慕;“攀嵇”则是指嵇康,嵇康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以其才华和品格著称,李白用此典表明自己与友人之间有着像古人一样的真挚情谊和对高尚品格的追求。“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运用了黄石公和张良的典故。黄石公传授张良兵法,成就了张良的功业,李白在此以自己不如黄石公自谦,说自己难以像黄石公识别张良那样,真正认识到友人的贤能,既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又有自谦之意,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深厚。借景抒情:“功业嗟落日,容华弃徂川”借落日和流逝的河水,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功业难成的感慨。落日象征着时光的消逝和人生的暮年,河水一去不返则暗示着青春和美好的年华已经逝去,通过这两个意象,李白将自己对人生的无奈和忧愁融入其中。借这些物来抒发自己的志向、情感以及对友人的期望等。直抒胸臆:“一语已道意,三山期著鞭”直接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心意相通,并且期望能够一起努力,前往三山,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2. 分段赏析

《赠饶阳张司户燧》是李白一首情感丰富、风格浪漫的酬赠诗,开篇四句极富浪漫色彩。“朝饮苍梧泉,夕栖碧海烟”,诗人运用夸张与想象,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自由不羁的生活状态,早晨畅饮苍梧之泉,傍晚栖息于碧海云烟之中,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志向的高远与生活的飘逸。“宁知鸾凤意,远托椅桐前”,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如同鸾凤一般,栖息于椅桐之上,寓意着对高洁、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理解自己这种不与世俗同流的心意。紧接着连续用典。“慕蔺岂曩古,攀嵇是当年”,“慕蔺”出自蔺相如与廉颇的典故,李白借此表达对蔺相如那种以大局为重、宽容豁达品质的倾慕;“攀嵇”则是指嵇康,嵇康以才情和品行著称,诗人用此典意在表明自己与友人之间渴望建立如古人般真挚、深厚的情谊。“愧非黄石老,安识子房贤”,运用黄石公传授张良兵法的典故,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说自己并非黄石公那样的伯乐,难以完全认识到友人的贤能,既高度赞扬了友人的才华,又体现了自己的谦虚态度。再接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期望。“功业嗟落日,容华弃徂川”,诗人感叹时光如落日般流逝,青春年华也如同逝去的河水一去不返,而自己的功业却尚未成就,流露出壮志未酬的无奈与伤感。“一语已道意,三山期著鞭”,话虽简短,却已道尽彼此心意,诗人与友人在精神上高度契合,并且期望能一起向着理想的境界(三山,象征着理想的仙山、美好境界)努力奋进,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后面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蹉跎人间世,寥落壶中天”,诗人感慨在人世间虚度了许多时光,人生充满了寂寥和无奈,仿佛置身于空旷的壶中天地。“独见游物祖,探元穷化先”,诗人自认为能够独自探寻到宇宙万物的根源,深入钻研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体现了诗人对哲学思考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执着探索,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思想境界。结尾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何当共携手,相与排冥筌”,诗人期待着能与友人携手共进,共同超越世俗的束缚和局限,摆脱那些虚幻的事物(冥筌,原指捕鱼的网,这里可引申为束缚、虚幻之物),达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再次强调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理想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

下一篇:唐·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