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宿
xiā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míng
huáng
shān
míng
tóu
xiā
宿
bái
yìng
hán
shān
sēn
sēn
yín
zhú
xié
cǎi
qiān
jié
shuǐ
biān
bàn
tiān
kāi
xīng
làn
rén
míng
chén
lóu
gāng
lǒng
duō
dāng
chí
wēng
qián
yún

译文

凌晨鸡鸣时分,离开了心仪的黄山,黄昏时刻,来到风光秀美的鰕湖。隐约的青山,漫天的大雨,雨柱如银色的竹子从天而降。我帮助采铅铜的矿工,在荷花盛开的湖边休息。半夜里雨停了,天色大开,银河灿烂,光耀眩目。明天凌晨出发去大楼山,那里山峦起伏。我将和樵夫一起,在前溪砍伐高耸入云的树木。

逐句剖析

"鸡鸣发黄山":凌晨鸡鸣时分,离开了心仪的黄山,

# 发黄山:谓从黄山出发。黄山:在贵池城南九十里。

"暝投鰕湖宿":黄昏时刻,来到风光秀美的鰕湖。

"白雨映寒山":隐约的青山,漫天的大雨,

"森森似银竹":雨柱如银色的竹子从天而降。

# 森森:雨散貌,这里形容雨大。

"提携采铅客":我帮助采铅铜的矿工,

# 采铅客:指秋浦边采铅铜的矿工。,提携:扶持,帮助。

"结荷水边沐":在荷花盛开的湖边休息。

# 结荷水边沐:鲍照《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结荷:以荷叶覆盖的棚子。沐:休息。这两句是写途中遇雨,得到采铅工人的帮助,在假湖边临时搭的棚子里投宿、休息。

"半夜四天开":半夜里雨停了,天色大开,

# 四天开:指云散天晴。

"星河烂人目":银河灿烂,光耀眩目。

# 烂:闪光。

"明晨大楼去":明天凌晨出发去大楼山,

# 大楼:大搂山在池州府城南七十里。

"冈陇多屈伏":那里山峦起伏。

"当与持斧翁":我将和樵夫一起,

# 持斧翁:指樵夫。

"前溪伐云木":在前溪砍伐高耸入云的树木。

# 云木:指高山树木。这两句意思是跟着樵夫伐木开路,好攀登大楼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宿鰕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细腻地刻画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充分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对旅途的憧憬,以及与劳动者之间真挚的情谊。诗中通过对李白从清晨出发,傍晚抵达鰕湖投宿的行程描写,生动地呈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诗篇不仅描绘了雨中山景的壮丽,还通过与采铅客的交流,体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全诗层次分明,从清晨的出发到傍晚的投宿,再到夜晚的景色与对未来的期待,结构清晰。“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一句,以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雨中山景的雄浑与壮美。诗人与采铅客的互动,更是彰显了他对劳动者的敬重与深厚情谊。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色的细致描写和行程的生动叙述,深刻体现了李白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语言简洁明快,意境开阔,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宿鰕湖》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山水行旅诗。诗以时间顺序展开,描绘了诗人清晨从黄山出发,傍晚抵达虾湖投宿的行程。行途中所见的雨中山景,“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展现了雨中山峦的壮美。雨停后的夜景,“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描绘了星空璀璨的宁静夜晚。描绘了与劳动者相处的情景,“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体现了诗人对劳动者的亲近和尊重。预计第二天的行程和行动,“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期待以及对劳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平淡的叙述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旅途的期待,以及与劳动者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劳动的尊重。

2. 写作手法

比喻:“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中,诗人将雨中的山峦比作“银竹”,生动地描绘出雨丝在山间闪烁的景象,既写出了雨的密集,又赋予了山景一种清冷而壮美的意境。细节描写: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旅途中的细节,“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生动地描绘了与劳动者相处的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劳动生活的关注和尊重。情景交融:诗中既有自然景色的描写,“白雨映寒山。”“星河烂人目。”,又有诗人的情感流露,如对旅途的期待(“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自然与情感相互交织,使全诗富有感染力。白描: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的景象和人物,“鸡鸣发黄山。”“提携采铅客。”,没有过多修饰,却生动地展现了旅途的质朴与真实。

3. 分段赏析

第一、二句:“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诗人清晨从黄山出发,傍晚投宿虾湖。这两句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旅途的奔波,展现了诗人行旅的节奏和背景。第三、四句:“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白雨如银,映照着寒山,雨丝如银竹般挺拔。此联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雨中山景的清冷与壮美,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第五、六句:“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诗人与采铅客结伴,在水边沐浴。此联描绘了旅途中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与普通劳动者交流的情景,体现了李白诗歌的现实关怀。结尾几句:“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半夜雨停,天空放晴,星河璀璨。诗人计划第二天前往大楼,与砍柴的老人一起在溪边伐木。此联描绘了自然景象与未来的计划,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下一篇:唐·李白《览镜书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