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yí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dào
cán
yáng
shuǐ
zhōng
bàn
jiāng
bàn
jiāng
hóng
lián
jiǔ
yuè
chū
sān
zhēn
zhū
yuè
gōng

译文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逐句剖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

# 铺:把东西散开放置,平摆,文中指阳光斜照在水面上。,残阳:快落山的太阳的光。也指晚霞。

"半江瑟瑟半江红":江水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 瑟瑟:这里形容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九月初三夜":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

# 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的时候。,可怜:可爱。

"露似真珠月似弓":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 月似弓:农历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弯如弓。,真珠:这里指珍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为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来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格调清新,绘影绘色,细致真切,其写景之微妙,历来备受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大约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白居易作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自从离开朝廷以后心情轻松畅快,途中沿长江时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暮江吟》是一首七言绝句,以写景抒情为主。这首诗中,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表达了对傍晚江畔秋色的喜爱之情。

2. 写作手法

比喻:“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是: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这句重点写了秋夜露珠和新月,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借物抒情:通过描写江水、露珠、弯月等自然风景,来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分段赏析

“一道残阳铺水中”,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落照中的江水。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生动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江红”,这句诗进一步描写出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地方,呈现出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一片青绿色。诗人通过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表现出在残阳的照射下,江面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可怜九月初三夜”,是一个过渡句,点明了具体的日期和时间。九月初三,是农历,指进入深秋。意思说:深秋的夜晚多么可爱啊!前两句描写日落时景象,通过这一句很自然地把时间从日落过渡到夜晚。看似随意写来,实际很重要,让读者明确感到时间在推移,继续观赏后面的画面。“露似真珠月似弓”,意思说:露水像珍珠一样晶莹光亮,弯弯的月亮像弓一样。秋天的江边夜色降临,空气湿润,草木上都凝结起露珠,“露似真珠”,写出秋夜特点。“月似弓”,九月初三,月亮刚出现,还是月牙儿,弯弯的,所以说像一张弓。这句重点写了秋夜露珠和新月,连用两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描绘出深秋月夜的迷人景象。

4. 作品点评

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通过对夕阳、江水、露水和月亮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表达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唐人绝句,有意相袭者,有句相袭者。王昌龄《长信宫》云:“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孟迟《长信宫》亦云:“自恨轻身不如燕,春来还绕御帘飞。”……又杜牧《沈下贤》云:“一夕小敷山下路,水如环佩月如襟。”白乐天《暮江吟》云:“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刘长卿《送朱放》云:“莫道野人无外事,开田凿井白云中。”韩偓《即日》云:“须信闲中有忙事,晓来冲雨觅渔师。”此皆意相袭也。

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 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微入画。

明杨慎《升庵诗话》

# 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上二句写江天晚景入妙。后二句言一至深宵,新月如弓,正初三之夕;其时露气渐浓,如珠光的皪,正九月之时。夜色清幽,诵之觉凉生袖角。通首皆写景,惟第三句“谁怜”二字,略见惆怅之思,如水清愁,不知其着处也。

清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下一篇: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