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ǒu
xià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mèng
xià
bǎi
dòng
zhí
shí
hǎo
鹿
shēn
lín
chóng
shé
fēng
cǎo
xiáng
qín
ài
yóu
lín
yuè
xīn
zǎo
tiān
lòu
chù
ér
gǎo
shēn
zài
tiān
ròu
jiē
yuǎn
dào
jiù
guó
lái
rén
kòu
róng
chén
hào
hào
chén
yōu
jìng
zhǐ
láo
huái
怀
bào
fàng
shēn
xīn
míng
rán
rèn
tiān
zào
xún
yáng
duō
měi
jiǔ
shǐ
使
bēi
zào
pén
jiàn
pēng
zhì
hūn
zǎo
zhāo
fàn
shān
xià
zuì
zhōng
dǎo
guī
xiāng
yān
zhōng
lǎo

译文

孟夏时节万物生长繁茂,动物和植物一时之间都呈现出美好的状态。麋鹿在深林中快乐生活,虫蛇喜爱丰茂的草丛。飞翔的鸟儿喜爱茂密的树叶,游动的鱼儿喜欢新生的水藻。大自然的祥和遗漏了我,而我独自形容憔悴。我独自一人身处天涯,亲人都远在他乡。故乡没有亲人前来,战乱的烟尘弥漫。深沉的忧愁究竟有什么益处,只是白白地劳累自己的心怀。不如放松自己的身心,默默地顺应自然的安排。浔阳有很多美酒,可以让酒杯时刻都有酒。湓江的鱼像泥土一样便宜,早晚都可以烹饪享用。早上在山下的寺庙吃饭,晚上在湖中岛上醉酒。又何必一定要回到故乡,在这里就可以度过余生。

逐句剖析

"孟夏百物滋":孟夏时节万物生长繁茂,

# 滋:滋生。

"动植一时好":动物和植物一时之间都呈现出美好的状态。

# 动植:动物与植物。

"麋鹿乐深林":麋鹿在深林中快乐生活,

"虫蛇喜丰草":虫蛇喜爱丰茂的草丛。

"翔禽爱密叶":飞翔的鸟儿喜爱茂密的树叶,

# 翔禽:飞禽。

"游鳞悦新藻":游动的鱼儿喜欢新生的水藻。

# 新藻:新生的水草。藻:水草的总称。,游鳞:游鱼。

"天和遗漏处":大自然的祥和遗漏了我,

# 天和:自然的样和之气。

"而我独枯槁":而我独自形容憔悴。

# 枯槁:形容人的老弱之态。

"一身在天末":我独自一人身处天涯,

# 天末:天尽边。

"骨肉皆远道":亲人都远在他乡。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至亲。

"旧国无来人":故乡没有亲人前来,

# 旧国:即故国,指故乡。

"寇戎尘浩浩":战乱的烟尘弥漫。

# 尘浩浩:比喻战事繁多,战火不断。尘:征尘。,寇戎:指贼寇,此指淮西叛唐的藩镇。

"沈忧竟何益":深沉的忧愁究竟有什么益处,

# 沈:一作“沉”。

"只自劳怀抱":只是白白地劳累自己的心怀。

"不如放身心":不如放松自己的身心,

"冥然任天造":默默地顺应自然的安排。

# 天造:犹言自然造化。,冥然:自然变化的样子。

"浔阳多美酒":浔阳有很多美酒,

"可使杯不燥":可以让酒杯时刻都有酒。

"湓鱼贱如泥":湓江的鱼像泥土一样便宜,

"烹炙无昏早":早晚都可以烹饪享用。

"朝饭山下寺":早上在山下的寺庙吃饭,

# 山下寺:指庐山中的寺院。

"暮醉湖中岛":晚上在湖中岛上醉酒。

# 湖中岛:指鄱阳湖中的岛屿。

"何必归故乡":又何必一定要回到故乡,

"兹焉可终老":在这里就可以度过余生。

# 兹焉:这样做。兹与焉均为代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首夏》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古诗。以首夏时节诗人的所见所感为题材,通过描写首夏万物生长的景象,引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诗开篇描绘孟夏时节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麋鹿在深林快乐生活,虫蛇喜爱丰茂的草丛等。然而,诗人笔锋一转,感慨自己却独自枯槁,骨肉亲人远在他乡,故乡无人前来,国家又战乱纷纷。面对这种沉忧,诗人意识到忧愁并无益处,于是试图宽慰自己,不如顺应自然。诗人还提到浔阳美酒多,湓鱼价格低廉,早晚都能尽情享受。可以早上在山下寺庙吃饭,晚上在湖中岛上醉酒,认为不必归故乡,在此也可终老。整首诗围绕首夏时节诗人的心境变化展开,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从忧愁到自我排解的过程,体现出无奈与旷达交织的复杂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将孟夏时节万物生机勃勃,如“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与自己的“独枯槁”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处境的孤独与凄凉,强化了内心的忧愁之感。直抒胸臆:“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直接表达出诗人对自身忧愁的思考,表明忧愁无用,只是徒增烦恼,直白地抒发内心的无奈。“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直接表明自己对是否归故乡的看法,体现出试图自我宽慰的旷达之情。借物抒情:通过描述浔阳的美酒和湓鱼,如“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借这些事物表达自己试图通过享受当下生活来排解忧愁,以物寄情,展现出复杂的情感。

2. 分段赏析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描绘首夏万物生长繁荣的景象,为下文写自己的境遇做铺垫。通过万物的欢乐与自己的“枯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己的孤独凄凉,引出下文对自身处境的叙述。“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具体叙述自己身处异乡,与亲人分离,故乡因战乱无人前来的困境,进一步深化忧愁的情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诗人面临的艰难处境。“沉忧竟何益,只自劳怀抱。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诗人开始自我反思,意识到忧愁无用,试图放下忧愁,顺应自然,体现出内心从忧愁到试图自我宽慰的转变,为下文表达旷达之情做过渡。“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诗人描述浔阳的美酒和廉价的湓鱼,以及自己在当地惬意的生活,表达出不必归故乡,在此终老的想法,展现出一种旷达的心境,虽然带有无奈的色彩,但也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积极态度,收束全诗,使复杂情感得到完整呈现。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和答诗十首·答四皓庙》

下一篇:唐·白居易《小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