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房含露玉冠鲜":洁白的莲房含着晶莹的露水,花瓣像玉冠一样鲜艳,
"绀叶摇风钿扇圆":深青色的莲叶在风中摇曳,宛如圆圆的、镶嵌着宝石的扇子。
"本是吴州供进藕":这莲花原本是吴州进贡的藕种,
"今为伊水寄生莲":如今却在伊水边生长成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从吴州移到这里,跨越了三千里之遥,
"结子经今六七年":在这里扎根生长,结出莲子已经六七年了。
"不独池中花故旧":不仅池中的莲花还是当年的模样,
"兼乘旧日采花船":就连采花的船也是当年的那艘。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通过对比白莲的原产地(吴州)与现在的生长地(伊水),突出了白莲的迁移过程和生命力。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白莲的适应性,也隐喻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变迁的感慨。比喻:诗中用“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等语句,将白莲的花瓣比作“玉冠”,莲叶比作“钿扇”,生动地描绘了白莲的美丽。象征:诗的结尾“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不仅表达了对白莲的赞美,更通过“旧日采花船”象征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赋予了白莲更深的情感寓意。
2. 分段赏析
首联:“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白莲的形态:洁白的花瓣含着露水,如同玉冠般鲜艳;深青色的莲叶随风摇曳,宛如镶嵌宝石的圆扇。这两句通过“素房”“玉冠”“绀叶”“钿扇”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白莲的清新与高雅。颔联:“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这两句交代了白莲的来历。它原本是吴州(今江苏一带)进贡的藕种,如今却在伊水(今河南境内)生长。通过对比其生长环境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白莲生命力的赞美。颈联:“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诗人进一步描写白莲的移植过程:从吴州到伊水,跨越了三千里之遥,而白莲在此扎根生长,结出莲子已有六七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白莲的坚韧,也隐含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尾联:“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诗人以“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收束全诗,表达了对旧日时光的怀念。不仅池中的莲花依旧,连采花的船只也与往昔相同,流露出一种对过去的深情回忆。
下一篇:唐·皮日休《太湖诗·明月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