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重青嶂蜀门口":万重青山环绕在蜀地的门口,
"一树红花山顶头":一棵开着红花的树长在山顶上头。
"春尽忆家归未得":春天将尽我想回家却回不去,
"低红如解替君愁":低垂的红花好像懂得替我排忧。
"叶如裙色碧绡浅":叶子如同裙色一样浅淡宛如碧绡,
"花似芙蓉红粉轻":花朵好似芙蓉那般红粉轻盈。
"若使此花兼解语":如果这花还能懂得说话,
"推囚御史定违程":那负责押送囚犯的御史肯定要延误行程了。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比喻:“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将山枇杷花的叶子比作碧绡般浅淡的裙色,把花比作红粉轻盈的芙蓉,生动展现出山枇杷花的形态美。拟人:“低红如解替君愁”,赋予山枇杷花以人的情感,好似它能理解诗人的忧愁,为其分忧,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2. 分段赏析
《山枇杷花二首》其一,“万重青嶂蜀门口,一树红花山顶头”描绘出蜀地万重青山间山顶一树山枇杷花独绽之景,画面壮美;“春尽忆家归未得,低红如解替君愁”,点明春尽时分诗人思乡却不得归的愁苦,“低红如解替君愁”巧用拟人,赋予山枇杷花共情能力,尽显诗人孤寂。其二,“叶如裙色碧绡浅,花似芙蓉红粉轻”以精妙比喻刻画山枇杷花的叶与花,尽显其形态之美;“若使此花兼解语,推囚御史定违程”则以诙谐想象,侧面烘托花之迷人,展现诗人对山枇杷花的喜爱。
上一篇:唐·白居易《浩歌行》
下一篇:唐·白居易《题新居寄元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