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í
èr
shǒu
liù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yùn
tiān
fēng
jié
fēi
shuāng
bǎi
cǎo
dōng
yuè
liù
lóng
tuí
西
huāng
tài
bái
chū
dōng
fāng
huì
xīng
yáng
jīng
guāng
yuān
yāng
fēi
yuè
niǎo
wèi
juàn
nán
xiáng
wéi
yīng
jiāng
quǎn
jīn
wéi
hóu
wáng
shuǐ
chéng
jiāo
lóng
zhēng
chí
duó
fèng
huáng
běi
dǒu
zhuó
jiǔ
nán
kōng
yáng

译文

时运骤变,天地闭塞,北风呼啸,凝结成漫天飞霜。百草在寒冬腊月枯萎死去,六龙驾着日车向西方荒野颓倾。太白星出现在东方,彗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鸳鸯本不是越地的禽鸟,为何却眷恋着向南飞翔。往昔那些如鹰犬般的爪牙,如今却成了封侯拜王的权贵。一旦得势便化作蛟龙,竞相争夺地盘与珍奇。北斗星虽形似酒斗,却不能用来斟酒,南箕星虽像簸箕,却空自簸扬。

逐句剖析

"运速天地闭":时运骤变,天地闭塞,

# 运速:指四时运行甚疾。

"胡风结飞霜":北风呼啸,凝结成漫天飞霜。

"百草死冬月":百草在寒冬腊月枯萎死去,

"六龙颓西荒":六龙驾着日车向西方荒野颓倾。

# 西荒:西方极远之地。,六龙:神话中为太阳驾车的六条龙。

"太白出东方":太白星出现在东方,

# 太白:即金星。《汉书·天文志》:“太白出西方失其行,夷狄败;出东方失其行,中国败。”

"彗星扬精光":彗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 彗星扬精光:古人称彗星为“妖星”,认为彗星出现就会兴起战争和自然灾害。

"鸳鸯非越鸟":鸳鸯本不是越地的禽鸟,

"何为眷南翔":为何却眷恋着向南飞翔。

"惟昔鹰将犬":往昔那些如鹰犬般的爪牙,

# 将:与。

"今为侯与王":如今却成了封侯拜王的权贵。

"得水成蛟龙":一旦得势便化作蛟龙,

"争池夺凤凰":竞相争夺地盘与珍奇。

# 凤凰:即凤凰池,指中书省。《晋书·荀勖传》载,荀勖自中书省迁尚书令,有人向他祝贺,勖曰:“夺我凤凰池,卿诸人何贺我耶?”

"北斗不酌酒":北斗星虽形似酒斗,却不能用来斟酒,

# 北斗不酌酒:“北斗”二句:《诗经·小雅·大东》:“惟南有箕,不可以簸扬;惟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大东》是“刺乱”之作,李白用此亦是抨击社会的动乱和人材不得其用的现实。

"南箕空簸扬":南箕星虽像簸箕,却空自簸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拟古十二首(其六)》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描绘出天地闭塞、胡风凛冽、百草枯死的衰败景象,借景抒情,渲染出一种世道艰难、时运不济的氛围。“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以太白星和彗星的出现,暗示世事将有变动,增添了神秘和动荡之感。“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以鸳鸯眷南翔设问,表达对不寻常现象的疑惑,引发思考。“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运用对比手法,昔日鹰犬如今成为侯王,讽刺世道的不公与荒诞,借北斗、南箕的徒有其名,进一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整首诗借景、借事抒情,情感深沉,展现出李白对世事的深刻洞察与愤懑。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并非创作于同一时间或地点。根据《新唐书·天文志》载:“至德二载十一月壬戌五更,有流星大如斗,流于东北,长数丈,蛇行屈曲,有碎光迸空。”由于李白《拟古十二首》其六中有“彗星扬精光”的诗句,描述的景象与史书记载的这次流星事件相符,因此可以推断,包括其六在内的部分诗篇,其创作时间应在至德二载十一月这次天象发生之后,这是其中的第六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中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的时局,营造出压抑动荡的氛围,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风格中雄奇笔触与现实批判的融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郁结、对权贵的隐晦讽刺,以及个人抱负未展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对比:“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四句,以对比手法揭示阶层的变迁。前两句“鹰将犬”与“侯与王”形成身份对比,“鹰将犬”本是捕猎的工具,象征卑微的爪牙之辈;“侯与王”则是尊贵的权贵阶层。昔日的低贱与今日的显贵形成反差,直观展现出身份地位的颠倒。后两句“蛟龙”与“凤凰”构成争夺对比,“蛟龙”得水后恃强凌弱,“凤凰”本为祥瑞之鸟却遭争夺,以自然意象的冲突暗喻权贵间的倾轧与对美好事物的侵占。用典:“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两句,巧妙借用北斗、南箕的典故抒发怀才不遇之慨。北斗星在古代传说中形似酒斗,本应具备酌酒之能;南箕星因其形状如簸箕,本应承担簸扬谷物之责。然而诗句中“不酌酒”“空簸扬”的描述,打破了它们固有的象征意义,北斗虽似斗却不能盛酒,南箕虽似簸箕却无法扬谷,如同有其名而无其实。北斗、南箕空有其形却不司其职,恰似有才华者空怀本领却无从施展,只能在乱世中虚掷光阴。又以星象的“名实不符”暗指社会的人才错位,将个人的愤懑与对时局的批判融入星象意象中。

3. 分段赏析

“运速天地闭,胡风结飞霜”,开篇以简练语言勾勒出肃杀景象。“天地闭”写出天地闭塞的压抑,“胡风”“飞霜”则描绘出寒风凛冽、霜雪凝结的酷寒之景,用自然环境的恶劣,暗喻时局的动荡不安,营造出沉郁的氛围。“百草死冬月,六龙颓西荒”,继续以景物渲染氛围。“百草死”直写冬月里草木凋零的衰败之态,“六龙颓西荒”中“六龙”代指太阳,用太阳沉落西荒的意象,既写自然景象,又暗喻王朝运势的衰落,字里行间流露对时局的忧虑。“太白出东方,彗星扬精光”,转向天空景象的刻画。太白星、彗星本是自然星辰,此处却以“扬精光”突出其异常光芒,用星象的反常,隐喻社会的混乱,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语言直白却寓意深刻。“鸳鸯非越鸟,何为眷南翔”,以鸳鸯为喻,引发思考。鸳鸯本不是南方的禽鸟,却眷恋南方而飞翔,借鸳鸯的反常行为,暗指人们在乱世中的流离与无奈,委婉表达对时局动荡带来的变故的慨叹。“惟昔鹰将犬,今为侯与王”,通过对比揭示阶层变迁。“鹰将犬”曾是卑微的象征,如今却成为“侯与王”,昔日与今日的身份对比,直白展现出社会秩序的颠倒,表达对这种不合理现象的不满。“得水成蛟龙,争池夺凤凰”,以蛟龙、凤凰为喻,描绘乱象。蛟龙得水便逞强,争夺池塘还侵占凤凰的领地,用自然意象的冲突,暗指权贵们的争权夺利与对美好事物的破坏,批判意味鲜明。“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化用典故抒发情感。北斗星本似酒斗却不能酌酒,南箕星形如簸箕却空自簸扬,用星象有名无实的特点,比喻有才者空有才能却无用武之地,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萧云:此篇似是讽永王璘不从,知王不足与有为而作。

明高棅《唐诗品汇》

# 此诗其作于流夜郎之前耶?……“北斗不酌酒,南箕空簸扬”,伤己无人荐达,如彼天星之中北斗,虽有斗名,而不可用之以酌酒,南箕虽有箕名,而不可用之以簸扬米谷。徒有高才不为人用,其自悲之意深矣。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

# “惟晋”四句,如为我今日设者,使人失笑。一结,奇想奇语。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琵琶台》

下一篇:唐·白居易《读汉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