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jué
·
·
zèng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ūn
bái
hēi
fēn
míng
zòng
xiāng
qīn
jiàn
qīng
měi
jūn
yuàn
bié
huī
qín
tiǎn
tóng
shēng

译文

我们之间的是非对错非常清楚,虽然我们可能并不亲近,但请不要因此轻视对方。我常常在夜晚悲叹,而你也在怨别,我们在琴声中仿佛有着相同的哀怨。

逐句剖析

"与君白黑大分明":我们之间的是非对错非常清楚,

"纵不相亲莫见轻":虽然我们可能并不亲近,但请不要因此轻视对方。

# 莫见轻:不要轻视我,看不起我。,不相亲:差别太大,不相亲近。

"我每夜啼君怨别":我常常在夜晚悲叹,而你也在怨别,

"玉徽琴里忝同声":我们在琴声中仿佛有着相同的哀怨。

# 玉徽琴里忝同声:琴曲有《乌夜啼》,《别鹤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池鹤八绝句·乌赠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乌鸦赠言白鹤的形式展开,表达了乌鸦对白鹤的尊重与理解。尽管乌鸦与白鹤在颜色、习性上差异明显,但乌鸦并未因此轻视白鹤,反而通过琴曲中的共鸣,表达了彼此虽不亲近却也不可忽视的关系。诗人将乌鸦和白鹤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类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乌鸦与白鹤的对比(黑白分明、习性不同),展现了差异中的和谐,寓意着世间万物虽有不同,却各有其价值。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拟人化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世间万物差异与共性的深刻理解。诗中既有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平易近人与深刻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我每夜啼君怨别。”,将“我”和“君”赋予了人的情感和行为,用“夜啼”和“怨别”表达出一种离别之情,使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象征:“玉徽琴里忝同声。”,以“玉徽琴”象征高雅的情谊或志同道合的情感,通过琴声表达彼此心灵的共鸣。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与君白黑大分明,纵不相亲莫见轻。”这两句通过“白黑分明”比喻诗人与友人之间坦诚相见、是非分明的关系,即使彼此性格或经历不同,也不应相互轻视。后两句:“我每夜啼君怨别,玉徽琴里忝同声。”这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苦比作琴声中的共鸣,表达了彼此情感上的相通与慰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扬子津望京口》

下一篇:唐·刘禹锡《杂歌谣辞·步虚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