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uò
yáng
yǒu
sǒu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luò
yáng
yǒu
sǒu
bái
hēi
fēn
bié
làng
suī
kuáng
móu
shēn
zhuō
diǎn
jiǎn
pán
zhōng
fàn
fēi
jīng
fēi
diǎn
jiǎn
shēn
shàng
quē
tiān
shí
fāng
suǒ
hán
zhèng
tiáo
réng
xián
jiāng
jiǔ
chū
zuì
xiàng
rén
jiā
xiē
shí
huò
pēng
xiān
mián
duō
yōng
bào
qín
róng
chā
liú
líng
fàng
yǎn
kàn
qīng
shān
rèn
tóu
shēng
bái
zhī
tiān
nèi
gèng
nián
huó
cóng
dào
zhōng
shēn
jìn
wéi
xián
yuè

译文

洛阳有个看似愚笨的老人,他分不清黑白对错。他的行为虽然看似狂放不羁,但其实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并不笨拙。看看他盘中的饭,既不算精致,也不算粗糙。看看他身上的衣服,既没有多余,也不缺什么。天气正合适,既不寒冷也不炎热。身体状态很好,既不饿也不渴。闲暇时提着酒壶出门,喝醉了就随便在别人家休息。在野外吃饭时,有时会煮些新鲜的食物,睡觉时常常裹着粗布。他抱着琴像荣启期一样快乐,扛着锄头像刘伶一样豁达。他随意地欣赏青山,任凭白发长出。不知道在这天地之间,还能活几年。从现在开始直到生命尽头,这些日子都将是悠闲自在的时光。

逐句剖析

"洛阳有愚叟":洛阳有个看似愚笨的老人,

"白黑无分别":他分不清黑白对错。

"浪迹虽似狂":他的行为虽然看似狂放不羁,

"谋身亦不拙":但其实对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并不笨拙。

"点检盘中饭":看看他盘中的饭,

"非精亦非粝":既不算精致,也不算粗糙。

"点检身上衣":看看他身上的衣服,

"无余亦无阙":既没有多余,也不缺什么。

"天时方得所":天气正合适,

"不寒复不热":既不寒冷也不炎热。

"体气正调和":身体状态很好,

"不饥仍不渴":既不饿也不渴。

"闲将酒壶出":闲暇时提着酒壶出门,

"醉向人家歇":喝醉了就随便在别人家休息。

"野食或烹鲜":在野外吃饭时,有时会煮些新鲜的食物,

"寓眠多拥褐":睡觉时常常裹着粗布。

"抱琴荣启乐":他抱着琴像荣启期一样快乐,

"荷锸刘伶达":扛着锄头像刘伶一样豁达。

"放眼看青山":他随意地欣赏青山,

"任头生白发":任凭白发长出。

"不知天地内":不知道在这天地之间,

"更得几年活":还能活几年。

"从此到终身":从现在开始直到生命尽头,

"尽为闲日月":这些日子都将是悠闲自在的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洛阳有愚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看似愚笨的老人的生活,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塑造了一位“愚叟”的形象,他看似不问世事,实则豁达自在。诗人通过对愚叟生活的描写,“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展现了其简单而满足的生活状态。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前四句:开篇点明愚叟的形象,看似愚笨,实则懂得生活的智慧。中间四句:描写愚叟的衣食生活,简单而自足,体现了他对生活的随性态度。后八句:进一步描绘愚叟的闲适生活,如饮酒、野食、抱琴等,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风格自然质朴,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典型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洛阳有愚叟,白黑无分别。”诗人开篇点明“愚叟”的形象,他不分黑白,不辨是非,看似愚钝,实则超脱世俗的纷争。第三、四句:“浪迹虽似狂,谋身亦不拙。”“浪迹”描绘了愚叟的行踪不定,看似狂放不羁,但诗人又说“谋身亦不拙”,暗示其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表现出一种随性而不失智慧的生活态度。第五、六句:“点检盘中饭,非精亦非粝。”诗人通过对愚叟饮食的描写,展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知足。盘中的饭虽不精致,但也并非粗劣,体现了一种适中的生活哲学。第七、八句:“点检身上衣,无余亦无阙。”进一步描写愚叟的衣着,既不奢华也不破旧,恰到好处,反映了其对物质生活的淡然态度。第九、十句:“天时方得所,不寒复不热。”诗人描绘了愚叟所处的环境,天气适宜,不冷不热,暗示其生活状态的舒适与自在。第十一、十二句:“体气正调和,不饥仍不渴。”从身体状态入手,说明愚叟健康无虞,生活无忧,进一步强调其生活的安逸与满足。第十三、十四句:“闲将酒壶出,醉向人家歇。”愚叟闲来无事,提壶饮酒,醉后随意在人家歇息,展现了其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第十五、十六句:“野食或烹鲜,寓眠多拥褐。”诗人继续描写愚叟的生活细节,他在野外或烹制鲜美的食物,或拥褐而眠,生活随性而自然。第十七、十八句:“抱琴荣启乐,荷锸刘伶达。”通过“抱琴”“荷锸”等细节,诗人将愚叟比作荣启期和刘伶,赋予其高雅与豁达的气质。第十九、二十句:“放眼看青山,任头生白发。”愚叟放眼看青山,任凭白发长出,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后四句:“不知天地内,更得几年活。从此到终身,尽为闲日月。”诗人以愚叟的口吻,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珍惜当下、享受生活的豁达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

下一篇: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