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xíng

朝代:唐作者:刘希夷浏览量:1
shān
shù
luò
méi
huā
fēi
luò
rén
jiā
rén
suǒ
yǒu
mǎn
wèng
yáng
chūn
jiǔ
xié
jiǔ
shàng
chūn
tái
xíng
bàn
luò
méi
zuì
míng
yuè
chéng
mèng
yóu
tiān
tāi

译文

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醉了就卧在明月上,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逐句剖析

"山树落梅花":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

"飞落野人家":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

# 野人:山野之人。

"野人何所有":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

"满瓮阳春酒":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

# 瓮: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携酒上春台":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

# 上:一作向。

"行歌伴落梅":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

"醉罢卧明月":醉了就卧在明月上,

"乘梦游天台":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 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是道教胜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日行歌》是初唐诗人刘希夷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开篇以梅花飘落为切入点,引领读者的目光进入一个宁静祥和的乡村天地,营造出清新雅致的氛围。接着描绘了乡村生活中质朴的一面,体现出乡村独有的生活气息。然后诗人带着美酒登上春台,一边漫步一边吟唱,与纷飞的梅花相互映衬,尽显逍遥自在的心境,展现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惬意。最后则更深入地抒发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层面自由的向往之情。整首诗借助梅花、春酒、春台、明月、天台等一系列意象,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与画意的乡村生活画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描绘了山上的树木上梅花飘落,纷纷扬扬地飞入山野人家的画面。“落”字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动态,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通过问答的形式,点明野人家中只有满满一瓮阳春酒。“满瓮”强调了酒的充足,体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和闲适,同时也为下文人物的活动做了铺垫。“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诗人带着酒登上春台,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与飘落的梅花相伴。“携酒”“行歌”表现出诗人的逍遥自在,“伴落梅”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闲适惬意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诗人喝醉之后便卧倒在明月之下,趁着梦境畅游天台。“醉罢”承接上文的饮酒,“卧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乘梦游天台”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使全诗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观儿戏》

下一篇:唐·王绩《山中别李处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