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树落梅花":在高高山树下翩然飞落一朵梅花,
"飞落野人家":如此清冷欢快的一朵梅花,偏偏停驻在山野人家。
# 野人:山野之人。
"野人何所有":要问山野人家有什么,
"满瓮阳春酒":只有一坛子阳春酒罢了。
# 瓮: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
"携酒上春台":我携着酒走上高高的春台,
# 上:一作向。
"行歌伴落梅":踏着梅花飞落的节奏高歌。
"醉罢卧明月":醉了就卧在明月上,
"乘梦游天台":在梦里游历到天宫深处。
# 天台:天台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是道教胜地之一。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1. 分段赏析
“山树落梅花,飞落野人家”,描绘了山上的树木上梅花飘落,纷纷扬扬地飞入山野人家的画面。“落”字生动地表现出梅花的动态,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灵动的感觉,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自然的基调。“野人何所有,满瓮阳春酒”,通过问答的形式,点明野人家中只有满满一瓮阳春酒。“满瓮”强调了酒的充足,体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和闲适,同时也为下文人物的活动做了铺垫。“携酒上春台,行歌伴落梅”,诗人带着酒登上春台,一边行走一边歌唱,与飘落的梅花相伴。“携酒”“行歌”表现出诗人的逍遥自在,“伴落梅”则进一步烘托出这种闲适惬意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醉罢卧明月,乘梦游天台”,诗人喝醉之后便卧倒在明月之下,趁着梦境畅游天台。“醉罢”承接上文的饮酒,“卧明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浪漫的氛围,“乘梦游天台”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使全诗得到了升华。
上一篇:唐·白居易《观儿戏》
下一篇:唐·王绩《山中别李处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