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zhì
jiǔ

朝代:唐作者:刘希夷浏览量:1
jiǔ
shú
rén
yǐn
chūn
huán
bìn
qiū
yuàn
féng
qiān
zuì
huǎn
bǎi
nián
yōu
jiù
duō
qīng
cǎo
xīn
zhī
jìn
bái
tóu
fēng
qián
dēng
miè
chuān
shàng
yuè
nán
liú
zhōu
dàn
kǒng
qiū
píng
shēng
néng
qiě
áo
yóu

译文

家酿的酒已经熟透,专等在外的游子归来品尝,春天又回来了,但是鬓发却如染上秋霜一样白了。我愿意一醉千日,才能忘掉这世上的烦忧。旧园故里生满了荒凉的秋草,而当年的新朋友也都纷纷白头,人的一生就像这风前的孤灯一样容易被吹灭,世上的时光也像河中映的月亮一样难以长留,周公姬旦一生忙碌急促,孔子一生四处奔波,栖栖遑遑。人这一生又能有多少时日,不如暂且尽情遨游。

逐句剖析

"酒熟人须饮":家酿的酒已经熟透,专等在外的游子归来品尝,

"春还鬓已秋":春天又回来了,但是鬓发却如染上秋霜一样白了。

"愿逢千日醉":我愿意一醉千日,

# 千日醉:相传有一种美酒,可以使人一醉千日。干宝《搜神记》:“狄希,中山人也。能造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得缓百年忧":才能忘掉这世上的烦忧。

"旧里多青草":旧园故里生满了荒凉的秋草,

"新知尽白头":而当年的新朋友也都纷纷白头,

"风前灯易灭":人的一生就像这风前的孤灯一样容易被吹灭,

"川上月难留":世上的时光也像河中映的月亮一样难以长留,

"卒卒周姬旦":周公姬旦一生忙碌急促,

# 卒卒:指急促匆忙的样子。

"栖栖鲁孔丘":孔子一生四处奔波,栖栖遑遑。

# 栖栖:忙碌不安貌。

"平生能几日":人这一生又能有多少时日,

"不及且遨游":不如暂且尽情遨游。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故园置酒》为唐代诗人刘希夷所作。其中“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这两联尤为精妙。前句借疾风吹拂的烛光与江月转瞬即逝的景象,暗喻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整首诗在凄清孤寂中透出深沉的哀婉,读来令人倍感惆怅。据全唐诗收录,刘希夷传世作品仅存三十五首,却篇篇珠玑,在清冷幽远的意境中自成一家,别有一番飘逸出尘的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酒熟人须饮,春还鬓已秋”:“酒熟人须饮”,酒已酿好,人们理应开怀畅饮,营造出一种欢快而又略带闲适的氛围。“春还鬓已秋”,然而春天已然归来,自己却已鬓发斑白,形成鲜明的对比,流露出时光匆匆、岁月易逝的感慨,为全诗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愿逢千日醉”,诗人希望能沉醉千日之久,表达了对现实忧愁的逃避心理。“得缓百年忧”,借此舒缓那百年的忧愁,体现出对人生忧愁的无奈和对解脱的渴望,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旧里多青草,新知尽白头”:“旧里多青草”,旧日里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杂草丛生,暗示着故乡的荒凉和时光的变迁。“新知尽白头”,昔日的新交旧友如今都已白发苍苍,体现出人事的无常和岁月的无情,强化了时光流逝的感慨。“风前灯易灭,川上月难留”:“风前灯易灭”,风前的灯火容易熄灭,象征着人生的脆弱和无常。“川上月难留”,河川上的明月难以长久停留,暗示着时光的匆匆流逝,无法挽留,进一步深化了人生短暂的主题。“卒卒周姬旦,栖栖鲁孔丘”:“卒卒周姬旦”,周公姬旦一生忙碌急促,“卒卒”形容忙碌的样子。“栖栖鲁孔丘”,孔子一生四处奔波,栖栖遑遑,“栖栖”形容不安定的样子。诗人借周公和孔子的典故,表达对忙碌人生的看法,认为他们一生虽然有所成就,但也充满了劳累和奔波。“平生能几日,不及且遨游”:“平生能几日”,人这一生又能有多少时日,再次强调人生的短暂。“不及且遨游”,不如暂且尽情遨游,表达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谭云:“新知”妙,故人白头何足怪(“新知”句下。)“卒卒”二字说同公,妙(“卒卒”句下)。“不及”二字,自怨(末句下)。钟云:嘲谑圣贤,满肚不平在此(“栖栖”句下)。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唐云:调清而促,以伤浑厚,要不失为《山有枢》遗音。

明唐汝询《汇编唐诗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董思恭《咏雾》

下一篇:唐·张说《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