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xíng

朝代:唐作者:刘希夷浏览量:1
chūn
yán
yuàn
yáng
chūn
shān
chūn
shù
hóng
yuán
xiāng
chūn
cǎo
绿
lián
yāo
yàn
姿
zhuāng
chéng
jiàn
shí
chóu
xīn
bàn
yáng
liǔ
chūn
jìn
luàn
qiān
yōu
yōu
chūn
jiāng
shuǐ
pín
xiǎng
guān
rén
chóu
jīn
guī
shàng
yán
chūn
huā
luò
zhī
qiū
fēng
jiāo
ài
yóu
wèi
zhōng
bēi
liáng
cóng
shǐ
chǔ
wáng
gōng
lóu
zhuāng
fěn
hóng
xiān
yāo
nòng
míng
yuè
cháng
xiù
chūn
fēng
róng
huá
wěi
西
shān
guāng
yīn
huán
sāng
lín
biàn
dōng
hǎi
guì
jīn
zài
yán
táo
róng
wèi
guī
zhòng
dàn
kàn
chǔ
wáng
wéi
yǒu
shù
zhū
sōng

译文

春天里少女容颜如玉般娇美,哀怨地唱着阳春曲。巫山上春天的树木一片艳红,沅水、湘江畔春草葱绿。她怜惜自己艳丽的容貌,梳妆完毕后独自欣赏。忧愁的心绪伴着杨柳,春将尽时像柳丝般纷乱。她极目远眺千里之外,只见悠悠的春江水。频频思念玉门关外的人,忧愁地卧在华丽闺房里。还说着春天花朵飘落,却不知秋风已悄然吹起。往日的娇宠爱恋尚未结束,悲凉却从此刻开始。回忆往昔楚王的宫殿,华丽楼阁中女子妆容粉红。纤细的腰肢在明月下舞动,长长的衣袖在春风中飘扬。青春容颜随着时光逝去,流逝的光阴无法回还。桑林变为东海,昔日的富贵如今又在哪里?寄语那些如桃李般容颜的女子,为何在闺阁中看重美貌。只要看看楚王的坟墓,如今只有几棵松树罢了。

逐句剖析

"春女颜如玉":春天里少女容颜如玉般娇美,

# 颜:面容,脸色。

"怨歌阳春曲":哀怨地唱着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巫山上春天的树木一片艳红,

#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

"沅湘春草绿":沅水、湘江畔春草葱绿。

# 沅湘:地名。湘:一作江。

"自怜妖艳姿":她怜惜自己艳丽的容貌,

"妆成独见时":梳妆完毕后独自欣赏。

"愁心伴杨柳":忧愁的心绪伴着杨柳,

"春尽乱如丝":春将尽时像柳丝般纷乱。

"目极千余里":她极目远眺千里之外,

"悠悠春江水":只见悠悠的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频频思念玉门关外的人,

"愁卧金闺里":忧愁地卧在华丽闺房里。

# 金闺:指对妇女闺阁的美称。

"尚言春花落":还说着春天花朵飘落,

"不知秋风起":却不知秋风已悄然吹起。

"娇爱犹未终":往日的娇宠爱恋尚未结束,

"悲凉从此始":悲凉却从此刻开始。

"忆昔楚王宫":回忆往昔楚王的宫殿,

"玉楼妆粉红":华丽楼阁中女子妆容粉红。

"纤腰弄明月":纤细的腰肢在明月下舞动,

"长袖舞春风":长长的衣袖在春风中飘扬。

# 舞:一作拂。

"容华委西山":青春容颜随着时光逝去,

"光阴不可还":流逝的光阴无法回还。

# 可:一作再。

"桑林变东海":桑林变为东海,

# 变:一作没。,桑林:盛大祭祀活动所用的乐舞。

"富贵今何在":昔日的富贵如今又在哪里?

"寄言桃李容":寄语那些如桃李般容颜的女子,

"胡为闺阁重":为何在闺阁中看重美貌。

"但看楚王墓":只要看看楚王的坟墓,

"唯有数株松":如今只有几棵松树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女行》是唐代刘希夷创作的五言排律。主题围绕闺中女子的情思与对时光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春女容颜娇艳,却独守空闺,愁心随春草杨柳而纷乱,频念玉关之人。从春日美景到秋风乍起,女子的娇爱不再,悲凉顿生。又忆及楚王宫中往昔盛景,感慨容华易逝,富贵难存。语言柔丽婉转,辞藻优美。全诗先写春女姿容与愁绪,接着述及对征人的思念,随后感慨时光与世事变化。在唐代闺情诗中,此诗以细腻笔触刻画春女的情感世界,将女子的娇柔与对时光流逝的哀伤展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从表达技巧看,开篇以“颜如玉”突出春女容颜之美,“怨歌”奠定哀怨基调。“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运用比兴手法,借美景衬愁情。“自怜”“独见”体现女子对自身美貌的珍视与孤独。“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将愁绪具象化,以杨柳春尽之乱丝,生动描绘女子内心的烦乱,情景交融。“目极千余里,悠悠春江水。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表意上,女子极目千里,望着悠悠春江,思念玉关之人,愁卧闺中。“尚言”“不知”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悄然流逝,女子从春日的娇柔未觉,到秋风起时的悲凉顿生,情感转折自然,凸显出女子对时光变迁的敏感与哀伤。“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从内容主题出发,诗人忆及楚王宫昔日繁华,女子纤腰弄月、长袖舞风,尽显容华。但“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笔锋一转,感叹容颜易逝,光阴难返。“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以沧海桑田的巨变,进一步强化对富贵无常的感慨,借古抒怀,深化主题。“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表达技巧上,以“桃李容”代指女子容颜,反问“胡为闺阁重”,引发对女子重视容颜这一行为的思考。最后以“楚王墓,唯有数株松”的荒凉景象作结,以景结情,含蓄地传达出一切繁华皆为虚幻,容颜与富贵皆不可久恃的哲理,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邢象玉《古意》

下一篇:唐·朝衡《衔命还国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