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女颜如玉":春天里少女容颜如玉般娇美,
# 颜:面容,脸色。
"怨歌阳春曲":哀怨地唱着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巫山上春天的树木一片艳红,
# 巫山:是重庆市的东大门,游览长江三峡的必经之地,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
"沅湘春草绿":沅水、湘江畔春草葱绿。
# 沅湘:地名。湘:一作江。
"自怜妖艳姿":她怜惜自己艳丽的容貌,
"妆成独见时":梳妆完毕后独自欣赏。
"愁心伴杨柳":忧愁的心绪伴着杨柳,
"春尽乱如丝":春将尽时像柳丝般纷乱。
"目极千余里":她极目远眺千里之外,
"悠悠春江水":只见悠悠的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频频思念玉门关外的人,
"愁卧金闺里":忧愁地卧在华丽闺房里。
# 金闺:指对妇女闺阁的美称。
"尚言春花落":还说着春天花朵飘落,
"不知秋风起":却不知秋风已悄然吹起。
"娇爱犹未终":往日的娇宠爱恋尚未结束,
"悲凉从此始":悲凉却从此刻开始。
"忆昔楚王宫":回忆往昔楚王的宫殿,
"玉楼妆粉红":华丽楼阁中女子妆容粉红。
"纤腰弄明月":纤细的腰肢在明月下舞动,
"长袖舞春风":长长的衣袖在春风中飘扬。
# 舞:一作拂。
"容华委西山":青春容颜随着时光逝去,
"光阴不可还":流逝的光阴无法回还。
# 可:一作再。
"桑林变东海":桑林变为东海,
# 变:一作没。,桑林:盛大祭祀活动所用的乐舞。
"富贵今何在":昔日的富贵如今又在哪里?
"寄言桃李容":寄语那些如桃李般容颜的女子,
"胡为闺阁重":为何在闺阁中看重美貌。
"但看楚王墓":只要看看楚王的坟墓,
"唯有数株松":如今只有几棵松树罢了。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1. 分段赏析
“春女颜如玉,怨歌阳春曲。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自怜妖艳姿,妆成独见时。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从表达技巧看,开篇以“颜如玉”突出春女容颜之美,“怨歌”奠定哀怨基调。“巫山春树红,沅湘春草绿”运用比兴手法,借美景衬愁情。“自怜”“独见”体现女子对自身美貌的珍视与孤独。“愁心伴杨柳,春尽乱如丝”将愁绪具象化,以杨柳春尽之乱丝,生动描绘女子内心的烦乱,情景交融。“目极千余里,悠悠春江水。频想玉关人,愁卧金闺里。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风起。娇爱犹未终,悲凉从此始。”:表意上,女子极目千里,望着悠悠春江,思念玉关之人,愁卧闺中。“尚言”“不知”形成对比,暗示时光悄然流逝,女子从春日的娇柔未觉,到秋风起时的悲凉顿生,情感转折自然,凸显出女子对时光变迁的敏感与哀伤。“忆昔楚王宫,玉楼妆粉红。纤腰弄明月,长袖舞春风。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从内容主题出发,诗人忆及楚王宫昔日繁华,女子纤腰弄月、长袖舞风,尽显容华。但“容华委西山,光阴不可还”笔锋一转,感叹容颜易逝,光阴难返。“桑林变东海,富贵今何在”以沧海桑田的巨变,进一步强化对富贵无常的感慨,借古抒怀,深化主题。“寄言桃李容,胡为闺阁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数株松。”:表达技巧上,以“桃李容”代指女子容颜,反问“胡为闺阁重”,引发对女子重视容颜这一行为的思考。最后以“楚王墓,唯有数株松”的荒凉景象作结,以景结情,含蓄地传达出一切繁华皆为虚幻,容颜与富贵皆不可久恃的哲理,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邢象玉《古意》
下一篇:唐·朝衡《衔命还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