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陷虏围":将军曾深陷敌虏的重围,
# 虏:外敌曰虏。
"边务息戎机":如今边境的战事已停息。
# 戎机:用兵作战的时机。,息:没有。息止。
"霜雪交河尽":交河一带的霜雪渐渐消尽,
# 交河:交河故城,唐朝在此设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旌旗入塞飞":得胜的旌旗正入塞飞扬。
"晓光随马度":黎明的曙光随战马前行,
# 晓光:清晨的日光。
"春色伴人归":盎然的春色伴归人同返。
"课绩朝明主":将士们将功绩禀报明主,
# 课绩:考核的政绩。
"临轩拜武威":君主临轩授予武威之赏。
# 拜武威:拜为威武将军。,临轩:皇帝不坐正殿而御前殿。殿前堂陛之间近檐处两边有槛楯,如车之轩,故称。在窗前。轩,窗槛。
初唐诗人
刘希夷(651~679?),唐代诗人。汝州(今属河南)人。少有文华,善弹琵琶,落魄不拘常格,高宗上元进士。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从军之作,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另一些从军边塞诗,则清峻雄浑,表现出诗人豪放的气魄。代表作品有《白头吟》《从军行》《将军行》等。
1. 分段赏析
“将军陷虏围,边务息戎机”:首联以叙事开篇,点明将军率军突破敌军包围的战事背景,“陷虏围”三字直接呈现战场紧张态势,“息戎机”则暗示边疆战事暂告段落,整体语言简洁明快,奠定全诗凯旋基调。“霜雪交河尽,旌旗入塞飞”:颔联通过环境与动态描写展现胜利场景。“霜雪交河尽”既实指边塞苦寒之地冰雪消融的自然现象,亦隐喻战事结束、严酷环境消退;“旌旗入塞飞”以“飞”字强化战旗猎猎的动感,凸显军队凯旋的磅礴气势,视觉意象鲜明。“晓光随马度,春色伴人归”:颈联转向归途中的时空描写。“晓光随马度”以晨光与行军速度的关联,暗示彻夜疾驰的紧迫感;“春色伴人归”则借季节更迭的象征,将自然生机与将士归乡的喜悦相融合,语言平实却暗含情感张力。“课绩朝明主,临轩拜武威”:尾联聚焦战后功赏。“课绩”直述军功考核的严谨流程,“临轩拜武威”通过朝堂封赏的仪式性场景,既体现对君主英明的赞颂,亦流露对功勋荣誉的向往,呼应初唐尚武风气。
上一篇:唐·李白《留别西河刘少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