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葛生洛溪":洛溪边生满了黄葛,
# 洛溪:古乐府《前溪歌》:“黄葛结蒙笼,生在洛溪边。”
"黄花自绵幂":黄色的葛花开得密密绵绵。
# 绵幂:密而互相掩盖之意。
"青烟蔓长条":长长的蔓条蒙着清晨的烟雾,
"缭绕几百尺":足足有几百尺自。
# 缭绕:此处意为缠绕。
"闺人费素手":闺中的少妇,以其纤纤之素手,
# 素手:洁白的手。多形容女子之手。
"采缉作𫄨绤":采来葛藤,制成丝锦,织成葛布。
# 绤:粗葛布。絺綌,这里概指葛布。,絺:细葛布。,缉:收集。
"缝为绝国衣":为远在绝国的征夫缝制暑衣,
# 绝国衣:即万里衣。绝国,即绝远之地,极其辽远之邦国,多指边疆。
"远寄日南客":做好征衣远寄给在日南守边的丈夫。
# 日南:郡名,秦象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更名为日南郡,以其地在日之南。唐属岭南道。即骏州,在今越南义安省荣市。
"苍梧大火落":等到征衣寄到后,恐怕苍梧地区傍晚的火星西落,时已至秋了,
# 大火落:时令已入秋矣。大火,星名,即心宿。,苍梧:郡名,即梧州。今广西梧州。
"暑服莫轻掷":此暑衣且莫轻掷。
"此物虽过时":虽然时节已过,
"是妾手中迹":因为它是为妻亲手所制,上面寄有妾的一片真情和爱意啊。
# 妾:古代女子自称。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起兴:“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描绘出洛溪边黄葛生长繁茂,黄花缤纷、青烟般的藤蔓缭绕绵延的景象。诗人以黄葛蓬勃生长的美好姿态起兴,借景引出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黄葛的生机盎然与女子内心的情感形成映衬,使情感的抒发委婉且自然,赋予诗歌含蓄之美,避免了直白表述的单调。细节描写:“闺人费素手,采缉作𫄨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中,“费”“采”“缉”“缝”“寄”等一系列动词,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闺中女子为丈夫制作并寄送葛衣的全过程。这些动作细节展现出女子的勤劳与用心,生动地反映出她对远在日南的丈夫的深厚关切与思念。间接抒情:“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前两句“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女子直接叮嘱丈夫即便季节更替,也不要轻易丢弃暑服,间接表达对丈夫的牵挂,希望丈夫珍视自己的心意。直抒胸臆:“是妾手中迹”点明衣服承载着自己的深情,让丈夫睹物思人。这种抒情方式使情感表达既委婉又强烈,全面而深刻地展现女子的内心世界。
2. 分段赏析
全诗由十二句构成,每四句为一个层次,共分三层。首层“黄葛生洛溪,黄花自绵幂。青烟蔓长条,缭绕几百尺”,描绘出黄葛生长在洛溪之畔,绽放黄花,其藤蔓似青烟袅袅,蜿蜒伸展长达数百尺的景象。这部分化用了古乐府《前溪歌》中“黄葛结蒙笼,生在洛溪边”的诗意。李白开篇对黄葛的描绘,具有双重作用:其一,黄葛是制作葛衣的原材料,自然引出下文闺中妇人采摘黄葛为丈夫制作衣服并寄去的情节;其二,以葛条的绵长缠绕,巧妙暗喻闺妇那柔肠百转、牵挂远方丈夫的情思,借物抒情,以物写人。第二层“闺人费素手,采缉作𫄨绤。缝为绝国衣,远寄日南客”。这里的“绝国”,并非指国家之绝,而是形容所制衣服精美绝伦,无可比拟。日南,作为当时地处西南边陲的地名,凸显了距离之遥远。絺绤,即葛布,粗糙的称为綌,精细的称作絺。这四句生动展现了闺中妇人不辞辛劳,凭借着自己白皙的双手,采集、缉织黄葛,精心缝制出精美衣物,不远千里寄给身处他乡的丈夫,淋漓尽致地表达出她对丈夫深切的关怀、无尽的思念以及深厚的爱意。诗人通过“素手”体现闺妇的美丽姿质,以“日南”强调距离之遥,用“绝国”突出衣服之精美,目的皆是为了凸显闺妇对丈夫那份深沉的情意。最后一层“苍梧大火落,暑服莫轻掷。此物虽过时,是妾手中迹”。随着时光流逝,夏去秋来,苍梧之地已至初秋七月,“大火”星向西坠落。闺妇担心丈夫如同丢弃夏日团扇一般,将自己辛苦缝制的暑服弃之不顾,故而再次殷切叮嘱丈夫,不要因为季节更替就厌旧喜新,一定要珍惜这件衣服,因为它承载着自己的一片深情,希望丈夫能够见物思人。至此,诗歌的情感进一步深化,深刻地展现出闺妇那份淳朴而真挚的感情。苍梧,位于现今广西苍梧县一带,在唐代与日南同属岭南道。纵观整首《黄葛篇》,以闺中妇人采葛制衣这一鲜活事例为依托,生动地表达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厚情感。在艺术表现方面,此诗情感细腻,辞藻婉转优美,极具南朝乐府民歌的独特风味。
# 萧士赟注:太白此诗,忠厚之意发于情性,风雅之作也。今世蚍蜉辈作诗评,乃谓太白诗全无关于人伦风教。吁,是亦未之思耳!
元杨齐贤、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
# 清商吴曲《前溪歌》:“黄葛结蒙笼,生在洛溪边。”白取“黄葛”命篇以此。本曲以葛花逐流不还,喻欢情不终。此言织葛寄远,欲其无轻掷,似另出一意而实合。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情至语,何可多得!
清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敕编《唐宋诗醇》
# 温柔(“苍梧”四句下)。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 严云:得《二巨篇》之意。
清王琦《李太白诗醇》
上一篇:唐·韩偓《驿楼》
下一篇:唐·韦处厚《盛山十二诗·竹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