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ì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jiàn
yuè
lián
xiāo
zuò
wén
fēng
jìn
mián
shì
xiāng
luó
yào
lóng
nuǎn
bèi
chá
yān
zhuó
xīn
qíng
tiān
kàn
táo
jiǔ
zhàng
xiǎo
chí
qián

译文

整夜坐着看月亮,整日听着风声入眠。室内弥漫着药香,茶笼温暖,焙茶的烟雾缭绕。鹤鸟在刚放晴的地面上啄食,鸡群在暮色中归巢。独自看着淘洗酿酒的米,倚着手杖站在小池边。

逐句剖析

"见月连宵坐":整夜坐着看月亮,

"闻风尽日眠":整日听着风声入眠。

"室香罗药气":室内弥漫着药香,

"笼暖焙茶烟":茶笼温暖,焙茶的烟雾缭绕。

"鹤啄新晴地":鹤鸟在刚放晴的地面上啄食,

"鸡栖薄暮天":鸡群在暮色中归巢。

"自看淘酒米":独自看着淘洗酿酒的米,

"倚杖小池前":倚着手杖站在小池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即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此诗多是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与感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生活中的闲适与恬淡。如“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等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写作上,诗人善于运用白描手法,以平实的语言将生活画面如实呈现。从内容上看,全诗围绕诗人日常的起居等琐事展开,体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体诗风自然质朴,于平淡中见真味,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当时的生活情境与心境,展现了白居易诗歌关注生活、语言浅易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全诗以简洁朴素的语言勾勒生活场景,如“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没有过多修饰,直接呈现出诗人夜晚赏月、白日听风入眠的生活状态,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闲适。动静结合:“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一句中,“鹤啄”是动态描写,描绘了鹤在新晴土地上啄食的情景;“鸡栖”是静态描写,展现了鸡在傍晚归巢的画面。动静结合,使田园生活的场景更加生动鲜活,富有生机。细节描写:“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通过对室内药香弥漫、焙茶时烟雾升腾这些细节的描写,营造出温馨、静谧且充满生活气息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闲适生活的享受。

2. 分段赏析

《即事》首联“见月连宵坐,闻风尽日眠”,以质朴的语言描绘出诗人整夜对着明月而坐,整日听着风声入眠的闲适状态,生动地展现出诗人悠然自得、无所事事的生活情景,奠定了全诗闲适的基调。颔联“室香罗药气,笼暖焙茶烟”,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室香”与“笼暖”营造出温馨的氛围,“药气”和“茶烟”则体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暗示其对养生和雅趣的追求。颈联“鹤啄新晴地,鸡栖薄暮天”,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鹤啄”的动态与“鸡栖”的静态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田园生活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也透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尾联“自看淘酒米,倚杖小池前”,通过“自看”“倚杖”等动作描写,刻画了诗人亲自淘洗酿酒的米,然后倚着拐杖站在小池前的场景,进一步表现出诗人对这种平淡生活的满足,也体现了其退隐后宁静、恬淡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送李员外贤郎》

下一篇:唐·郑锡《度关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