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容白皙上仙郎":容貌出众,皮肤白皙,好似天上的仙郎一般,
"方寸清虚内道场":他的内心清净虚无,就如同一个内在的道场。
"两翼化生因服药":期望通过服用丹药而化生羽翼,
"三尸卧死为休粮":通过辟谷修炼使三尸死亡。
# 卧:一作饿。
"醮坛北向宵占斗":夜晚在朝北的醮坛上观测星斗,
"寝室东开早纳阳":寝室向东开窗,以便早晨能迎接阳光。
"尽日窗间更无事":一整天在窗边没有其他的事情,
"唯烧一炷降真香":只是点燃一炷降真香。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正面描写:“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从外貌(仪容白皙)和内心修养(方寸清虚)两方面对朱道士进行正面描写,突出他超凡脱俗的形象和清净的内心世界。细节描写:“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通过对朱道士在醮坛占斗、寝室朝向以及日常焚香等生活细节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的修行生活场景,使读者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他的生活状态。
2. 分段赏析
《赠朱道士》首联“仪容白皙上仙郎,方寸清虚内道场”:“仪容白皙上仙郎”描绘了朱道士容貌出众,皮肤白皙,给人一种如神仙般俊朗的感觉,突出了他外表的不凡。“方寸清虚内道场”则强调他内心的清净,“方寸”指内心,“清虚”表示清净虚无,说他的内心就如同一个清净的道场,体现了他内在修养的高深,为后文描写他的修行生活做铺垫。颔联“两翼化生因服药,三尸卧死为休粮”:这一联运用道教的说法,“两翼化生因服药”可能是说朱道士通过服用丹药期望达到某种超凡的境界,如化生羽翼之类;“三尸卧死为休粮”中“三尸”在道教中被认为是附着在人身上的作祟之神,“休粮”即辟谷,说通过辟谷可以使三尸死亡,从而达到修行的目的。这两句诗体现了朱道士在修行方面的努力和追求,展现了他的道教修行生活。颈联“醮坛北向宵占斗,寝室东开早纳阳”:“醮坛北向宵占斗”描述了朱道士在夜晚于朝北的醮坛上观测星斗,“占斗”可能是一种道教的仪式或通过观测星象来获取某种信息或进行修行;“寝室东开早纳阳”则说他的寝室向东开窗,以便早晨能迎接阳光,体现了他对生活环境和修行环境的选择,也暗示了他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尾联“尽日窗间更无事,唯烧一炷降真香”:这两句写朱道士一整天在窗边没有其他事情,只是点燃一炷降真香。“尽日窗间更无事”突出了他生活的悠闲、清净,“唯烧一炷降真香”则进一步强调了他生活的简单和对修行的专注,也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某种欣赏。
上一篇:唐·白居易《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