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ìn
cháng
chéng
xíng

朝代:唐作者:王翰浏览量:3
cháng
ān
shào
nián
yuǎn
shēng
wéi
xiàn
zhí
jīn
lín
qián
diàn
殿
bài
tiān
zǒu
西
cháng
chéng
shā
liè
liè
chuī
rén
miàn
hàn
xiāng
féng
xiāng
jiàn
yáo
wén
dòng
lái
chuán
dào
chán
yóu
zhàn
shí
ēn
nìng
shēn
wèi
jūn
xíng
cuī
wàn
rén
zhuàng
shì
huī
huí
bái
chán
jiàn
xuè
rǎn
zhū
lún
guī
lái
yìn
cháng
chéng
cháng
chéng
dào
páng
duō
bái
wèn
zhī
lǎo
dài
rén
yún
shì
qín
wáng
zhù
chéng
huáng
hūn
sài
běi
rén
yān
guǐ
jiū
jiū
shēng
fèi
tiān
zuì
jiàn
zhū
gōng
shǎng
hún
liú
luò
chéng
biān
dāng
qín
wáng
àn
jiàn
zhū
hóu
xíng
gǎn
shì
guó
qiáng
bīng
èr
shí
nián
zhù
yuàn
xīng
yáo
jiǔ
qiān
qín
wáng
zhù
chéng
tài
tiān
shí
wáng
qín
fēi
běi
zhāo
huò
xiāo
qiáng
nèi
wèi
shuǐ
xián
yáng

译文

长安少年没有远大的志向,一生只羡慕执金吾(执掌京师治安的官员)那样的官职。骑着骏马到前殿朝拜天子,骑着马为君主向西攻打匈奴。匈奴那边的风沙猎猎地吹在人脸上,汉军与匈奴相遇却难以看清对方。远远地听到战鼓声震天动地而来,听说是单于在夜里还在战斗。这时(战士)顾念君主的恩情而不顾自身安危,为君主一去打败了上万人。壮士挥舞着戈戟使得白日为之回转,单于的血溅到了朱红色的车轮上。回来后在长城的窟穴边饮马,长安道路旁边有很多白骨。询问那些老人是什么时代的人,他们说是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士卒。黄昏时塞北没有人烟,鬼哭声啾啾地响彻天空。(这些士卒)无罪却被杀戮,功劳也没有得到奖赏,孤魂流落在这长城边。当初秦始皇拔剑而起,诸侯们跪着行走不敢正视他。他使国家富强、军队强大二十年,却因修建长城兴起徭役,耗费了九千里的民力。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多么愚蠢啊,实际上是上天要灭亡秦朝而不是北方的匈奴。一旦灾祸在内部兴起,渭水和咸阳就不再是都城了。

逐句剖析

"长安少年无远图":长安少年没有远大的志向,

# 远图:远大的图谋。,长安:指天子之都。

"一生惟羡执金吾":一生只羡慕执金吾(执掌京师治安的官员)那样的官职。

# 执金吾:秦汉时率禁兵保卫京城和宫城的官员。本名中尉。汉武帝太初元年改名为执金吾。,惟羡:唯有羡慕。

"麒麟前殿拜天子":骑着骏马到前殿朝拜天子,

#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皇帝。,麒麟前殿:骐驎殿:汉武帝刘邦的议事殿。前殿,最前面的宫殿。

"走马西击长城胡":骑着马为君主向西攻打匈奴。

# 走马西击长城胡:一作走马为君西击胡。长城胡:长城沿线的匈奴兵。西击:西域去追击或打击。胡:胡人,匈奴人。

"胡沙猎猎吹人面":匈奴那边的风沙猎猎地吹在人脸上,

# 猎猎:形容风声或风吹动旗帜等的声音。,胡沙:胡地的风沙。

"汉虏相逢不相见":汉军与匈奴相遇却难以看清对方。

# 汉虏:汉卒和胡虏。

"遥闻鼙鼓动地来":远远地听到战鼓声震天动地而来,

# 动地:振动大地。,鼙鼓:小鼓和大鼓。古代军所用;古代乐队也用。鼙,古代军队中用的小鼓,汉以后亦名骑鼓。

"传道单于夜犹战":听说是单于在夜里还在战斗。

# 犹:尚且。仍然。,单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传道:传闻。传说于道途。

"此时顾恩宁顾身":这时(战士)顾念君主的恩情而不顾自身安危,

# 顾身:顾念身家性命。,宁:岂,难道。情愿。,顾恩:顾念皇恩。

"为君一行摧万人":为君主一去打败了上万人。

# 摧:挫败,挫折。摧残。,一行:一去。一群。多指同行的人。,君:君王。

"壮士挥戈回白日":壮士挥舞着戈戟使得白日为之回转,

# 挥戈回白日:挥戈回日。语本《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搆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后多用为力挽危局之典。

"单于溅血染朱轮":单于的血溅到了朱红色的车轮上。

# 朱轮: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因用朱红漆轮,故称。,单于:汉时匈奴君长的称号。

"归来饮马长城窟":回来后在长城的窟穴边饮马,

# 长城窟:长城下的水窟。

"长城道傍多白骨":长安道路旁边有很多白骨。

# 道傍:路旁。

"问之耆老何代人":询问那些老人是什么时代的人,

# 何代:哪代。,耆老:老年人。耆,六十岁以上有名望的人。

"云是秦王筑城卒":他们说是秦始皇修筑长城的士卒。

# 筑城卒:建筑长城的兵卒。,秦王:指秦始皇。

"黄昏塞北无人烟":黄昏时塞北没有人烟,

# 塞北:长城关塞以北地区。

"鬼哭啾啾声沸天":鬼哭声啾啾地响彻天空。

# 沸天:煮沸蓝天。形容声音极度喧腾。,啾啾:象声词。鸟兽虫的鸣叫声。泛以象各种凄切尖细的声音。

"无罪见诛功不赏":(这些士卒)无罪却被杀戮,功劳也没有得到奖赏,

# 功不赏:有功不赏。,见诛:被杀。见到诛戮。

"孤魂流落此城边":孤魂流落在这长城边。

# 此城:指长城。

"当昔秦王按剑起":当初秦始皇拔剑而起,

# 起:起身。,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秦王:指秦始皇。,当昔:当年往昔;从前。

"诸侯膝行不敢视":诸侯们跪着行走不敢正视他。

# 膝行:跪着前进,表示畏服。,诸侯:帝王所辖各小国的王侯。喻指掌握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

"富国强兵二十年":他使国家富强、军队强大二十年,

"筑怨兴徭九千里":却因修建长城兴起徭役,耗费了九千里的民力。

# 兴徭:兴起徭役。,筑怨:建筑怨恨。

"秦王筑城何太愚":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多么愚蠢啊,

# 何太:多么太过。,筑城:建筑长城。,秦王:指秦始皇。

"天实亡秦非北胡":实际上是上天要灭亡秦朝而不是北方的匈奴。

# 北胡:北方的胡人。北方的匈奴人。,亡秦:灭亡秦朝。,天实:实际是天。

"一朝祸起萧墙内":一旦灾祸在内部兴起,

# 萧墙:萧,通“肃”。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借指内部。,一朝:某天早晨。

"渭水咸阳不复都":渭水和咸阳就不再是都城了。

# 不复都:不再为都城。,咸阳:秦朝都城,著名古都之一,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咸阳东邻省会西安。,渭水: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今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鸟鼠山,主要流经今甘肃天水、陕西省关中平原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至渭南市潼关县汇入黄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饮马长城窟行》是唐代诗人王翰创作的边塞题材乐府诗,诗题又作“古长城吟”。诗中刻画了一位独居思妇的情感轨迹:她在梦中渴盼见到远行的丈夫,恰逢远方客人捎来书信,而信中仅“加餐饭,长相忆”六字。这一情节展现了女主人公从痛苦绝望到惊喜激动,复又归于失望平静的心理变化,深刻表达了与丈夫别离后“独守”的悲苦及深切思念。全诗以“长城”为叙事线索,先铺陈壮士赴塞抗胡、建功立业的历程,继而写其归来饮马长城窟的场景,并借壮士之口评议秦王筑长城的功过是非,深刻总结秦亡教训。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王翰(?~?),唐代诗人。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县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后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最后被贬为道州司马。其诗善写边塞生活,《凉州词》尤有名。其七言歌行,对仗自由疏旷,趋于工稳,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王翰的作品受到乐府歌行的显著影响,对诗歌格调氛围掌控成熟。代表作品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边塞诗,也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叙事抒情诗。诗中以“长城”为线索,描绘了长安少年从请命抗胡、战场杀敌到饮马长城窟的历程,通过其所见(长城道旁白骨、黄昏塞北鬼哭)、所闻(耆老诉说秦王筑城之役),交织着对壮士英勇报国的刻画与对秦王筑城暴政的批判。既以“挥戈回白日”“血溅染朱轮”等场景凸显战士的骁勇无畏,又借“筑怨兴徭九千里”“祸起萧墙内”等议论直指秦王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在叙事与议论的交织中,揭露统治阶级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的本质,表达了对战争苦难的深切悲悯与对仁政的呼唤,语势雄浑而寓意深刻。

2. 写作手法

用典:“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血溅染朱轮”运用了“鲁戈回日”的典故。展现出壮士作战时的英勇气概,仿佛能让时光倒流,有扭转乾坤之势。酣畅描绘战场厮杀的激烈场面,壮士以少胜多、勇摧敌阵的骁勇形象跃然纸上。铺垫:“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通过描写长城的绵延漫长,为下文“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的社会现象做了铺垫。因为长城工程浩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很多青壮年男子被征去修筑长城,导致边城多是健壮的年轻人,而家中则多是寡妇,揭示了无休止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议论:“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这是役卒对修筑长城这一苦役的强烈不满和反抗,直接表达了他们宁可在战场上与敌人格斗而死,也不愿在压抑愁苦的状态下修筑长城的观点,深刻地揭示出当时人民所受的徭役之苦和尖锐的阶级对立。

3. 分段赏析

“长安少年无远图,一生惟羡执金吾”以白描手法交代主人公及其追求,为少年形象的展开埋下伏笔。“麒麟前殿拜天子,走马西击长城胡”则勾勒出少年请命出征的场景,字里行间尽显其报国的英勇气魄与胆识。“胡沙猎猎吹人面,汉虏相逢不相见”以北方战场的恶劣环境为底色,烘托出战士们直面苦寒的坚毅。“遥闻鼙鼓动地来,传道单于夜犹战”借战争前夕的紧迫态势,进一步渲染剑拔弩张的氛围。“此时顾恩宁顾身,为君一行摧万人”直击士兵心理,将“视死如归”与“忠君报国”的情怀熔铸于一体。“壮士挥戈回白日,单于血溅染朱轮”以典故入笔,酣畅描绘战场厮杀的激烈场面,壮士以少胜多、勇摧敌阵的骁勇形象跃然纸上。“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笔锋陡转,以饮马时所见的白骨遍野之景,引出对历史创伤的追问。“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承接上文,借耆老之口揭开白骨的历史渊源,为后续议论埋下叙事钩子。“黄昏塞北无人烟,鬼哭啾啾声沸天”与“无罪见诛功不赏,孤魂流落此城边”相互呼应,以阴森意象与血泪控诉,直指秦王朝统治的混乱与残暴。“当昔秦王按剑起,诸侯膝行不敢视”则回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威严,客观呈现其历史功绩。“富国强兵二十年,筑怨兴徭九千里”转而批判筑城之举的民怨沸腾,揭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秦王筑城何太愚,天实亡秦非北胡”以犀利评点否定长城的救国价值,“一朝祸起萧墙内,渭水咸阳不复都”则一针见血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在于内部暴政。

4. 作品点评

全诗巧妙融合叙事与议论,既以“挥戈回白日”的豪壮笔墨塑造英雄形象,又借“长城白骨”的苍凉景象展开反思。通过主人公的所见所闻所感,层层递进地揭示暴政与兴亡的深层关联,在雄浑的气势中蕴含着对民生疾苦的深切悲悯,字里行间弥漫着历史沧桑的厚重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蒋仲舒曰:此题作者多,而各自一格调。

明凌宏宪《唐诗广选》

# 只取后四句,可作一绝句。

清吴乔《围炉诗话》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常楚老《江上蚊子》

下一篇:唐·卢照邻《元日述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