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ài

朝代:唐作者:王翰浏览量:2
céng
xiàng
西
zài
jiǔ
guī
xiāng
fēng
shí
nòng
qíng
huī
fāng
fēi
jīn
diāo
líng
jìn
què
sòng
qiū
shēng
dào

译文

曾经我在西湖游玩,载着美酒乘船而归,一路上,芬芳的花香随着微风飘散,绵延十里,和晴朗的阳光相互映衬,一片美好。可如今,那些曾经芬芳艳丽的花朵都已凋零殆尽,再也不见往日的繁茂,秋风起,只把这满是秋意的声音送到了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身上。

逐句剖析

"曾向西湖载酒归":曾经我在西湖游玩,载着美酒乘船而归,

"香风十里弄晴晖":一路上,芬芳的花香随着微风飘散,绵延十里,和晴朗的阳光相互映衬,一片美好。

# 晴晖:指晴明的风光景色。,弄:妆饰。

"芳菲今日凋零尽":可如今,那些曾经芬芳艳丽的花朵都已凋零殆尽,再也不见往日的繁茂,

# 芳菲:香花芳草。

"却送秋声到客衣":秋风起,只把这满是秋意的声音送到了我这个漂泊在外的旅人身上。

# 客衣:指客行者的衣着。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败荷》是唐代王翰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通过回忆往昔在西湖乘船载酒而归,沿途十里香风在晴晖中拂面的美妙场景,描绘出西湖昔日繁花似锦、充满诗意与浪漫的盛景,展现出诗人当时惬意、愉悦的心情以及对西湖美景的沉醉与留恋。“芳菲今日凋零尽”笔锋一转,描绘出如今芬芳的花朵已然凋零殆尽的衰败景象,形成今昔对比,暗示时光的无情流逝以及世事的沧桑变化。全诗通过描写西湖今昔不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惋惜、对人生无常的喟叹以及在异乡的羁旅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王翰(?~?),唐代诗人。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县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后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最后被贬为道州司马。其诗善写边塞生活,《凉州词》尤有名。其七言歌行,对仗自由疏旷,趋于工稳,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王翰的作品受到乐府歌行的显著影响,对诗歌格调氛围掌控成熟。代表作品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是王翰客居他乡时所作,诗人对比荷花往昔在西湖遍地盛开、香飘十里的繁盛,与如今在秋风中凋零的景象,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漂泊的境遇。元代文献曾误将此诗归到同名诗人名下,经考证,确认为唐代王翰的作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全诗借助时空转换形成双重对比,既有荷花 “香风十里” 与 “万壑秋声” 的物象对照,又隐含诗人 “载酒泛舟” 与 “客衣孤旅” 的境遇反差。

2. 分段赏析

诗开篇“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回忆起往昔在西湖之上,满载美酒而归的惬意场景,那时暖风吹拂,阳光明媚,十里范围内都弥漫着馥郁的花香,展现出西湖春日的繁盛美好与诗人当时的欢愉心情,营造出一种悠然、愉悦的氛围。而后“芳菲今日凋零尽,却送秋声到客衣”,笔锋一转,写到当下,曾经娇艳的花朵如今已全然凋零,萧条的秋意袭来,秋声送到了漂泊在外的诗人身上。通过前后景象的鲜明对比,从昔日的热闹美好到如今的凄凉冷清,深刻地表达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诗人作为游子的孤寂落寞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借景抒情,将内心的复杂情感细腻地抒发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群玉《静夜相思》

下一篇:唐·白居易《长相思·九月西风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