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唐作者:王翰浏览量:1
chūn
mǎn
lín
xiāng
chūn
yóu
wàng
luò
huā
chuī
jìn
chuí
liǔ
zhé
hái
zhǎng
sāng
huái
nán
jīn
ān
sài
běi
zhuāng
xíng
xíng
xiǎo
chuí
shǒu
wèi
chuān
yáng

译文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树林中,到处散发着芬芳,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可不能忘记去郊外游玩啊。春风吹拂,那纷纷扬扬的落花几乎要被吹落殆尽,垂柳即使被人折下枝条,却依然在不断生长。淮南的采桑女子唱着动听的歌曲,塞北的将士们则身着华丽的铠甲,跨着配有金鞍的战马,英姿飒爽。女子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行走,不时微微垂下双手,姿态优美,天色渐晚,太阳西下,此时她正站在渭水北岸的夕阳余晖之中。

逐句剖析

"春气满林香":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树林中,到处散发着芬芳,

"春游不可忘":这美好的春日时光,可不能忘记去郊外游玩啊。

"落花吹欲尽":春风吹拂,那纷纷扬扬的落花几乎要被吹落殆尽,

"垂柳折还长":垂柳即使被人折下枝条,却依然在不断生长。

"桑女淮南曲":淮南的采桑女子唱着动听的歌曲,

# 淮南:曲名。《文选·张协〈七命〉》:“渊客唱《淮南》之曲,榜人奏《采菱》之歌。”刘良注:“《淮南》、《采菱》并曲名。”唐·刘禹锡《观舞柘枝》诗之一:“燕馀有旧曲,《淮南》多冶辞。”

"金鞍塞北装":塞北的将士们则身着华丽的铠甲,跨着配有金鞍的战马,英姿飒爽。

"行行小垂手":女子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行走,不时微微垂下双手,

# 小垂手:谓双手略向下垂。宋·林光朝《与叶丞相子昂》:“唐以来宰相谓之礼絶百僚,无长幼皆拜伏於其前,相君平立小垂手而已。”

"日暮渭川阳":姿态优美,天色渐晚,太阳西下,此时她正站在渭水北岸的夕阳余晖之中。

# 渭川:即渭水。亦泛指渭水流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相和歌辞·子夜春歌》是唐代诗人王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开篇以“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点明春日出游主题,展现春天林间芬芳宜人、令人沉醉的景象;“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描绘落花将尽、垂柳依依的暮春景致,细腻勾勒出自然之美;“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通过对比淮南桑女与塞北将士的形象,丰富诗歌画面;“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以女子优美舞姿与日暮渭川之景收尾,营造出悠然闲适的氛围。全诗语言自然流畅,生动展现了春日风光与出游意趣,具有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王翰(?~?),唐代诗人。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县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后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最后被贬为道州司马。其诗善写边塞生活,《凉州词》尤有名。其七言歌行,对仗自由疏旷,趋于工稳,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王翰的作品受到乐府歌行的显著影响,对诗歌格调氛围掌控成熟。代表作品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开篇便点出春日的氛围。春日的气息弥漫在林中,带来满溢的香气,这样美好的春光,让人难以忘记出游的惬意。这里通过“春气”“林香”勾勒出春日的整体环境,“不可忘”则直接表达了对春游的喜爱与珍视。颔联“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转向具体的春日景物。春风吹过,花瓣纷纷扬扬,仿佛快要落尽;而岸边的垂柳,即便被人攀折,枝条也依然会重新生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落花”与“垂柳”形成对比,一衰一荣,既写出了春景的动态变化,也暗含着自然循环的生机。颈联“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视线从景物转向人物。采桑的女子唱着淮南地区的歌谣,而骑着骏马的人则身着塞北的装束。这里通过“桑女”与“金鞍”之人的形象,以及“淮南曲”与“塞北装”的地域特色,展现了春日里不同身份、不同地域的人汇聚于春光中的景象,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尾联“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描绘了人物的动作与傍晚的场景。人们边走边跳着“小垂手”这种轻盈的舞蹈,直到日暮时分,在渭水之畔的阳光下仍意犹未尽。“行行”写出了游玩的闲适,“小垂手”增添了欢快的氛围,“日暮渭川阳”则以夕阳下的渭水风光作结,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尽显春日游玩的尽兴与惬意。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初唐律有全作齐梁者,王翰“春气满林香”是也。

明胡应麟《诗薮》

# 钟云:急调不轻。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对雪献从兄虞城宰》

下一篇:唐·耿湋《宋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