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
#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将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欲:将要。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醉卧沙场君莫笑":即便我醉卧于这沙场之上,也请诸君莫要取笑,
# 莫:不要。,君:古代用于第二人称的一种尊称。,沙场:战场。
"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以来,投身征战之人,又有几人能够平安归来呢?
# 征战:打仗。
唐代诗人
王翰(?~?),唐代诗人。一作王瀚,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睿宗景云元年进士,举直言极谏,调昌乐县尉,复举超拔群类,召为秘书正字,擢通事舍人、驾部员外,后出为汝州长史,改仙州别驾,最后被贬为道州司马。其诗善写边塞生活,《凉州词》尤有名。其七言歌行,对仗自由疏旷,趋于工稳,多表现出具体可感的豪壮气魄。王翰的作品受到乐府歌行的显著影响,对诗歌格调氛围掌控成熟。代表作品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边塞诗。描绘了边塞出征前,将士们在精美的夜光杯中斟满葡萄美酒,正欲畅饮时,琵琶声响起催促出征的场景,借醉卧沙场的豪言,表达了边塞生活的豪迈奔放,以及对征战生死无常的感慨,展现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
2. 写作手法
渲染:“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欲饮”二字甫一落笔,便将美酒佳肴的诱人魅力烘托得淋漓尽致,亦勾勒出将士们豪爽洒脱的性情。正当众人举杯待饮之际,琵琶声骤然响起,急促欢快的曲调似在耳畔敦促:莫负美酒,痛饮今朝!这欢快激昂的旋律,瞬间将宴饮的热烈气氛推向高潮。而一个“催”字,更是神来之笔,不仅生动描绘出宴会中热烈欢腾的场景,更暗含时光紧迫、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豪情,让整首诗充满了奔放的生命力。夸张:“古来征战几人回”,“几人回”并非实指,而是用夸张的语气强化战争的残酷,与前文的宴饮狂欢形成强烈反差,让读者在虚实交织中感受生命无常的震撼。这种夸张并非对事物本身的放大,而是通过情感的极端化表达,深化主题。
3. 分段赏析
开篇“葡萄美酒夜光杯”,恰似猛地掀开一幅华丽长卷,五光十色、香气四溢的盛大筵席瞬间铺展眼前,惊喜与兴奋扑面而来,为全诗情感抒发筑牢热烈底色,定下豪迈基调。“欲饮”二字,将美酒佳肴的诱人魅力渲染到极致,尽显将士们豪爽不羁、开朗豁达的性情。众人正待举杯畅饮之际,琵琶声骤起,急促欢快的旋律似在热情催促,让本就热烈的氛围瞬间沸腾,“催”字妙笔,把这场边塞宴饮的欢快热烈刻画得淋漓尽致。诗的后两句聚焦筵席上的畅饮与劝酬。“醉卧沙场”,袒露的不只是豪放兴奋,更有直面生死、视死如归的无畏勇气,与豪华筵席的热烈相得益彰。这不是小酌遣愁的寡淡场景,而是一群热血男儿的纵情欢聚。明快的语言、跌宕跳跃的节奏,传递出奔放狂热的情绪,彰显出盛唐边塞诗特有的激动与向往之美。
4. 作品点评
全诗看似以豪迈旷达之语,诉说视死如归的悲壮,实则藏着对战争的哀怨。它揭露了战争历来“生还者稀”的悲惨现实,让人们透过这份表面的豪放,窥见军人心灵深处被战争刻下的忧伤与幻灭,于壮烈中见苍凉,在豪情里藏悲叹。
# 语意远,乃得隽永。
明敖英、凌云《唐诗绝句类选》
# 悲慨在“醉卧”二字。
明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
#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用意工妙至此,可谓绝唱矣。惜为前二句所累,筋骨毕露,令人厌憎。“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
# 此诗妙绝,无人不知,若非细细寻其金针,其妙亦不可得而见。……若论顿挫,“葡萄美酒”一顿,“夜光杯”一顿,“欲饮”一顿,“琵琶马上催”一顿,“醉卧沙场”一顿,“君莫笑”一顿,凡六顿,“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方挫去。夫顿处皆截,挫处皆连,顿多挫少,唐人得意乃在此。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
# 诗意在末句,而以饮酒引之,沉痛语也。若以豪饮解之,则人人所知,非古人之意。
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钞》
# 故作豪饮旷达之词,而悲感已极。杨仲弘论绝句,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盛唐多与此合。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君莫笑”三字喝末句有力。
清李锳《诗法易简录》
# 气格俱胜,盛唐绝作。
清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
# 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
上一篇:唐·杜甫《望岳》
下一篇: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