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晚怜春暖":起床晚了是因为怜惜春天的温暖,
"归迟爱月明":回家迟了是因为喜爱月亮的明亮。
"放慵长饱睡":放纵自己懒散常常安睡至饱足,
"闻健且闲行":趁着身体康健姑且悠闲地行走。
"北阙停朝簿":北边的宫殿里停下了早晚的文书,
"西方入社名":在西方加入了僧社的名录。
"唯吟一句偈":只吟诵一句佛经中的偈语,
"无念是无生":没有执念便是没有生死的烦恼。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描述日常生活的诗。描绘了诗人因恋春晴、爱月明而迟归晚起的闲适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俗、随性自在的人生态度。
2. 写作手法
用典:“西方入社名”中的“西方社”,即佛教中的西方净土社,是信徒向往西方极乐世界、结社修行的团体,象征着对超脱尘世烦恼的追求。诗人提及“入社名”,表明自己与佛教团体的关联,暗含着对这种清净修行生活的认同。
3. 分段赏析
首联”起晚怜春暖,归迟爱月明。“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场景。从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个悠然闲适的诗人形象。清晨,诗人起得晚,却并不懊恼,反而怜惜这温暖的春光,体现出对春日美好景致的喜爱与享受;傍晚归来迟,却沉醉于明亮的月光,流露出对月夜宁静氛围的陶醉。语言质朴自然,以直白的叙述勾勒出生活片段。从表达技巧上,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春暖”“月明”这些美好的景物,抒发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惬意,以及对生活中细微美好的珍视。颔联”放慵长饱睡,闻健且闲行。“进一步刻画诗人的生活状态与心境。“放慵”直接点明诗人放纵慵懒的生活态度,“长饱睡”描绘出诗人尽情享受睡眠的惬意,展现出一种无拘无束、自在随性的生活形象。“闻健”表示趁着身体康健之时,“且闲行”则说明诗人悠然漫步,享受闲适时光。语言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在艺术手法上,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地描绘出诗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生动地表现出诗人远离尘世纷扰,追求闲适自在生活的思想感情。颈联“北阙停朝簿,西方入社名。”从生活场景转向诗人的社会身份与活动。“北阙”在古代常指朝廷,“停朝簿”意味着诗人不再参与朝廷的政务事务,摆脱了官场的束缚,形象地展现出诗人从繁忙政务中解脱出来的状态。“西方入社名”突出了诗人生活状态的转变,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官场、融入新群体的感慨。尾联“唯吟一句偈,无念是无生。”体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哲学思考。“唯吟一句偈”,“偈”通常与佛教相关,诗人吟诵佛偈,表明其对佛教思想的接触与领悟。“无念是无生”是佛教的重要理念,强调摒弃杂念。从形象上看,展现出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内心宁静的形象。语言简洁而富有禅意,通过直接引用佛教理念,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以及渴望摆脱世俗烦恼,追求精神解脱的思想感情。
上一篇:唐·吴筠《步虚词十首》
下一篇:唐·李白《赠郭季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