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晴和风气新":正月里天气晴朗温和,景象焕然一新,
# 气:一作景。
"纷纷已有醉游人":已经有众多陶醉于美景的游人纷纷出行。
"帝城花笑长斋客":京城的花朵仿佛在嘲笑长期斋戒的人,
"三十年来负早春":二三十年来都辜负了这早春的美好景色。
# 三:一作二。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拟人:“帝城花笑长斋客”将帝城的花赋予“笑”的人的神态动作,仿佛花在嘲笑诗人这个长久持斋的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的活泼以及诗人因持斋错过早春美景的遗憾。对比:把“纷纷已有醉游人”中醉心游玩的众人与“长斋客”的自己进行对比,众人尽情享受早春的美好,而自己却因持斋而辜负了多年的早春,突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借景抒情:“正月晴和风气新”描绘出正月里天气晴朗、风气清新的景象,营造出欢快的氛围,为后文写游人的沉醉和自己的遗憾做铺垫,在对早春景色的描写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复杂的情感。直接抒情:“三十年来负早春”,诗人直接表达出自己长达三十年总是辜负早春美景的遗憾,不加掩饰地展现内心的惋惜,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他的情绪。场景描写:“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诗人描绘了正月里天气晴朗温和,空气清新宜人的大环境,同时展现出游人们纷纷陶醉在这早春美景中的画面。这样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热闹欢快的早春时节,感受到当时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也为后文情感的抒发提供了背景。烘托:“纷纷已有醉游人”,通过描写众多游人沉醉于早春景色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早春景色的迷人与美好。而这热闹欢快的游人场景,又与“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中诗人因持斋错过美景的孤寂、遗憾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对辜负早春的惋惜之情。
2. 分段赏析
《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首句“正月晴和风气新”,“新”字为诗眼,精准地描绘出早春时节气候和风气的清新之感,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展现出早春充满生机的形象。第二句“纷纷已有醉游人”,运用场景描写,烘托出早春景色的迷人,让众多游人都沉醉其中,也为后文诗人的遗憾做铺垫。第三句“帝城花笑长斋客”,运用拟人修辞,花的“笑”使诗人的处境更显孤寂,生动传达出诗人错过美景的复杂心情。末句“三十年来负早春”,直接抒情,直截了当地点明诗人长期因持斋而错过早春的事实,强烈抒发了内心的遗憾与无奈,情感真挚且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