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méi

朝代:唐作者:柳宗元浏览量:2
zǎo
méi
gāo
shù
jiǒng
yìng
chǔ
tiān
shuò
chuī
piāo
xiāng
fán
shuāng
xiǎo
bái
wéi
wàn
zèng
yǎo
yǎo
shān
shuǐ
hán
yīng
zuò
xiāo
luò
yòng
wèi
yuǎn

译文

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

逐句剖析

"早梅发高树":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

# 发:开花。

"迥映楚天碧":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

# 楚:楚:宗元所在永州,古属楚地。,迥:远。

"朔吹飘夜香":夜晚北风吹来阵阵暗香,

# 朔吹:北风吹。

"繁霜滋晓白":清晨浓霜增添洁白一片。

# 白:一作日。,滋:增加。

"欲为万里赠":想折一枝寄赠万里之外,

# 万里赠:指捎一枝梅花赠给远方的友人。南朝宋陆凯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给与范晔,并赠诗日:“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杳杳山水隔":无奈山重水复阻隔遥远。

# 杳杳:遥远。六朝时陆凯《赠花蔚宗》诗云:“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柳诗化用其意。

"寒英坐销落":眼看寒梅即将零落凋谢,

# 销落:凋谢,散落。,坐:徒然。,寒英:指梅花。

"何用慰远客":用什么安慰远方友人的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梅》是中唐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前半部分着力刻画梅花凌寒绽放、孤芳自溢的形象隐喻诗人虽处逆境仍坚守气节的精神境界;后半部分转向抒情,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折梅相赠不得的怅惘之情。全诗语言凝练素雅,意境清幽淡远,既借物言志彰显了诗人追求理想、不同流俗的人格追求,又以真挚情感打动人心,在简朴文字中蕴含着深沉的生命力量与精神坚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西南)人。贞元进士。曾与刘禹锡等参加主张革新的王叔文集团,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河东、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两人并称“韩柳”,名列“唐宋八大家”。其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在文学上,柳宗元诗文兼擅,文的成就更高。柳文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哲学、历史、政治论文;另一类属文学创作,包括寓言、骚赋、骈文、传记等多种文体,而以讽刺杂文和山水游记最具特色。散文多学西汉文章,峭拔矫健,说理透彻,结构谨严。又工诗,风格清峭。代表作品有《天说》《捕蛇者说》《三戒》《江雪》等。著有《河东先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早梅》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创作的五言古诗。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虽遭政治打击被远谪偏远荒僻之地,却未意志消沉,反而在与底层民众的接触中深刻认识到官场腐败与民生疾苦。他在《答周君巢饵药久寿书》中“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的宣言,正是此诗创作的思想根基——既以寒梅自喻坚贞气节,又暗含对理想改革的执着坚守。诗中凌寒独放的梅花意象,既承载着诗人身处逆境仍不改初心的精神追求,也折射出其对民间疾苦的深切体察与济世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诗歌以早梅为核心意象,通过刻画其凌寒独放的姿态与凋零凋谢的命运,展现寒士在逆境中的精神坚守与政治失意者的精神困境。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诗的后四句由咏物转抒怀,看到早梅绽放,不禁想起远方的朋友,他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用典:​​“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这里化用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意,都是叙写对故人的思念。暗喻:全诗以梅花为精神载体,前四句通过刻画其凌寒独放的姿态与凋零凋谢的命运,暗喻诗人坚贞不屈、不与流俗合污的高洁品格。

3. 分段赏析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起句直写梅花凌寒初绽之态,笔姿飞扬,醒人耳目。“发”字极富动态,既显梅花破寒而出的生命力,又暗含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自许,而且予人一种“能开天地春”(清人沈钦圻咏梅诗句)的生机蓬勃的感受,把早梅昂首怒放、生机盎然的形象逼真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高树”既是实景,亦隐喻诗人身处逆境仍自持清高的精神姿态。碧空如洗的楚天背景,既映衬梅色之皎洁,又强化其超然物外的意象,诚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此联聚焦梅的生存环境与内在品格。尽管北风吹打,严霜相逼,而梅花仍然在寒风中散发着缕缕芬芳,在浓霜中增添着洁白的光泽。“朔吹”“繁霜”象征政治压迫与人生困境,而“飘香”“滋白”则凸显梅花在逆境中坚守本色的风骨。“飘”字呼应王冕“只留清气满乾坤”,以香气暗喻精神气节;“滋”字则赋予严霜以滋养之意,暗示磨难反增其贞洁。此联以物象写心志,物我交融。诗中梅花的品格也是诗人心灵的一种物化。​​“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由咏物转入抒情。往事如潮,涌上心头,他极想攀折一枝寒梅,赠与友人聊以表达慰勉的情意。可是转念一想,千里迢迢,山水阻隔,这是无法如愿的。这里化用北朝陆凯《赠范晔》“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的诗意。都是叙写对故人的思念,但是两诗的情趣迥然不同,陆诗洒脱,柳诗沉郁。“万里赠”之宏愿与“山水隔”之阻滞形成张力,既表达对革新同道的思念,又暗含政治高压下无法互通音讯的苦闷。“杳杳”叠词强化阻隔的苍茫感,呼应诗人“罪谤交织”的流放处境。​​“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以梅花凋零收束全篇,暗含双重意蕴:表面写寒梅早凋难寄的惋惜,实则自伤理想未竟、岁月蹉跎的焦虑。“坐销落”三字流露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末句反诘语气更显愤懑。柳宗元从梅的早开早落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不禁忧从中来。此联将物象凋零与人生困顿相勾连,情感深挚而含蓄,所以柳宗元也是在自我勉励,自我鞭策。

4. 作品点评

《早梅》是中唐诗人柳宗元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语言平实质直,不事藻饰,以简朴疏淡的文辞勾勒早梅凌寒独放的姿态,将梅的风骨与作者孤傲高洁的品格融为一体,既展现早梅傲立风霜的物象之美,又流露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高洁情志,含蓄蕴藉,深挚委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郊《琴曲歌辞·列女操》

下一篇:唐·崔涂《春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