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bīn
guī
yuè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2
jìng
liú
shuǐ
yàng
qīng
kuáng
guī
zhōu
xīng
duō
shān
yīn
dào
shì
xiāng
jiàn
yīng
xiě
huáng
tíng
huàn
bái
é

译文

镜湖水面如明镜,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逐句剖析

"镜湖流水漾清波":镜湖水面如明镜,

# 漾:荡漾。,镜湖:湖泊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山麓。

"狂客归舟逸兴多":您四明狂客归来荡舟尽豪情。

# 逸兴:豪情。,归:归来,回来。,狂客:指贺知章,其号为“四明狂客”。

"山阴道士如相见":古代曾有王羲之写黄庭经向山阴道士换鹅的韵事,

# 山阴道士如相见:用王羲之故事赞美贺知章的书法。山阴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非常喜欢。道士要王羲之为其书写《黄庭经》,换其群鹅。贺知章善草隶,深得时人珍爱。如:如果。

"应写黄庭换白鹅":您到那里一定也有这样的逸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贺宾客归越》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写给贺知章的赠别诗,也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以“镜湖清波”“狂客归舟”描绘友人归隐越地的超逸生活;后两句借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赞誉贺知章的书法才华与隐士风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典不着痕迹,既抒发了深挚的友情,又展现了盛唐文人崇尚道法自然的审美追求,是李白送别诗中独具韵味的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贺宾客归越》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贺知章以道士身份辞官归隐越地(今浙江绍兴),唐玄宗诏令群臣于长乐坡饯别。李白与贺知章为忘年交,曾受其“谪仙人”盛誉,遂作此诗相赠。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送别友人贺知章归隐越地为题材,前两句描绘镜湖清波与友人归舟的逸兴,后两句化用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赞美贺知章的书法才华与隐逸志趣。全诗紧扣“归越”主题,虚实结合,既表达深厚友情,又展现对道家生活的向往,语言凝练而意境悠远。

2. 写作手法

用典:“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运用了王羲之的典故。相传王羲之爱鹅,山阴道士请他书写《黄庭经》,他欣然答应,以换白鹅。这里李白用此典故,一方面表现贺知章与王羲之一样有高雅的情趣,另一方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浪漫色彩,使诗歌更具韵味。想象:后两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是诗人的想象之词。诗人没有直接描述送别时的不舍等情绪,而是想象友人回到越地后的生活情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更富有浪漫主义气息,也表达了对友人归越后生活的美好期许。

3. 分段赏析

《送贺宾客归越》首句描绘了镜湖的景色,湖水清澈,水波荡漾。这一描写不仅点明了友人归越的地点环境,还为全诗奠定了轻松、优美的基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二句写出贺知章归舟时兴致盎然,“逸兴多”三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他归乡时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期待。三句诗人想象贺知章回到越地后,如果与山阴道士相见。“山阴道”在越地,以风景优美著称,这里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文化气息的场景,引发读者的联想。末句承接上句,继续想象贺知章与山阴道士相见后的情景,可能会像王羲之一样,为道士书写《黄庭经》来换取白鹅。这一想象既符合贺知章的文人身份和高雅情趣,又使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越后生活的美好想象和祝愿。

4. 作品点评

《送贺宾客归越》是李白送别诗中的精品,以二十八字浓缩深厚情谊与历史典故。诗中“狂客归舟逸兴多”一句,既写友人风骨,又显盛唐文人的洒脱气度。末句“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更是诗中的亮点名句,通过运用典故和想象,使诗歌充满了文化韵味和浪漫气息,流传甚广,被清代袁枚赞为“令人回味无穷”。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司空图《重阳》

下一篇:唐·宋之问《度大庾岭(其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