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éng
guī
xìn
ǒu

朝代:唐作者:李益浏览量:1
shì
jiāng
xīn
liǔ
tiáo
děng
xián
shū
mǎn
jiāo
xiāng
guān
ruò
yǒu
dōng
liú
xìn
qiǎn
sòng
yáng
zhōu
jìn
驿
qiáo

译文

无事时把心思寄托在柳条上,随意地在芭蕉叶上写满字。家乡若有顺着东流江水传来的消息,送到扬州靠近驿桥的地方。

逐句剖析

"无事将心寄柳条":无事时把心思寄托在柳条上,

"等闲书字满芭蕉":随意地在芭蕉叶上写满字。

"乡关若有东流信":家乡若有顺着东流江水传来的消息,

"遣送扬州近驿桥":送到扬州靠近驿桥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逢归信偶寄》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开篇“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描绘了游子在闲暇时,将思乡之心寄托于柳条,随意地在芭蕉叶上书写文字,通过这些行为巧妙地寓含了怀乡思家之意。后两句“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则直接表达出诗人盼望家乡若有来信,能顺着东流的江水,送到扬州附近的驿桥处。整首诗以自然质朴的风格,如同与朋友诉说家常,生动地展现出游子与家人之间的两地相思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著名诗人

李益(746~829),唐代诗人。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名卓著,世称“文章李益”,与李贺齐名。李益各体皆工,尤擅长七言绝句。诗歌题材广泛,以边塞诗最为著名。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诗风悲凉慷慨,情调感伤。代表作品有《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著有《李益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游子思乡题材的七言绝句,借折柳书蕉、期盼乡信等意象和行为,写出了游子漂泊在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眷恋。

2. 写作手法

借物抒情:“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诗人借助柳条和芭蕉这两种事物,将自己的思乡之情寄托其中,通过在柳条上寄心、在芭蕉叶上写字的行为,委婉地表达出内心对家乡的思念,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想象:“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诗人想象家乡有书信顺着东流的江水送到扬州附近的驿桥,通过这种想象,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对家乡来信的急切期盼,强化了思乡的情感。

3. 分段赏析

“无事将心寄柳条,等闲书字满芭蕉”:通过描写游子的行为来抒发思乡之情。“无事将心寄柳条”,在闲暇之时,游子将自己的思乡之心寄托在柳条之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折柳常常与送别、思乡相关联,诗人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思念。“等闲书字满芭蕉”,“等闲”表明随意,游子随意地在芭蕉叶上书写文字,这些文字或许是对家乡的思念话语,或许是内心的孤独倾诉。诗人用这种看似随意的行为,生动地展现出其内心深处浓郁的思乡情感,虽未直接抒情,但情感已通过行为表露无遗。​“乡关若有东流信,遣送扬州近驿桥”:直接表达诗人对家乡来信的期盼。“乡关若有东流信”,诗人希望家乡若有书信,能随着东流的江水而来,“东流信”既点明了信的来源方向是家乡,又给人一种书信如同江水般源源不断的感觉,强化了诗人对家乡来信的渴望。“遣送扬州近驿桥”则明确了希望书信送达的地点,在扬州附近的驿桥处,诗人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家乡的消息,将自己对家乡和家人的思念与期待都寄托在了这封尚未到来的信上,使思乡之情更具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火》

下一篇:唐·王建《伤韦令孔雀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