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鉴悠悠两鬓苍":打开镜子,动作缓慢,两鬓已斑白,
"病来心绪易凄凉":生病以来,心情容易变得凄凉。
"知音不到吟还懒":知心朋友没有到来,作诗仍然懒惰,
"锁印开帘又夕阳":锁上官印,打开窗帘,又是夕阳。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酬和诗。诗人李中收到夏侯秀才寄诗后,借对镜见两鬓苍、病中心绪、知音未到及开帘见夕阳等情景的描写,抒发了暮年体弱、仕途失意、知音难觅的孤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锁印开帘又夕阳”,诗人借“锁印”“开帘”动作,将夕阳余晖之景融入其中。暮色中夕阳西下,既暗示时光匆匆,又与诗人病中孤寂、知音难觅的凄凉心境相呼应,景中含情,情因景显,意味深长。
3. 分段赏析
首句“启鉴悠悠两鬓苍”,写诗人对镜慢启,见两鬓已苍。“悠悠”既形容动作迟缓,与年迈体衰的状态相合,又暗含心情沉重,在对镜自照的细节中,透露出时光流逝、人生迟暮的无奈,为全诗奠定了苍凉的情感基调。次句“病来心绪易凄凉”,直言病中的心绪凄凉。这看似是因病而发的感慨,实则隐含着诗人对暮年仕途无望、壮志难酬的深层悲叹,将病痛带来的即时感受与人生失意的长久凄凉融合,使情感内涵更显厚重。第三句“知音不到吟还懒”,写收到友人寄诗却懒于回应。表面以“知音不到”解释“吟还懒”,实则借故友未访的表象,暗藏内心因人生无望而产生的消沉倦怠,将对友情的期待与对自身境遇的悲慨交织,展现出复杂的心理状态。尾句“锁印开帘又夕阳”,以景作结,写锁印停办公务,开帘忽见夕阳。“夕阳”既是眼前实景,又象征诗人迟暮的人生,情景交融中,将孤单怅惘的心境融入苍凉暮色,借自然景象的变迁,含蓄传达出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意境悠远而耐人寻味。
4. 作品点评
诗中“夕阳”为核心意象,夕阳渐渐西沉,尽管光芒绚烂,却已接近黄昏,辉煌终究短暂。这与诗人的人生境遇相契合,诗人年老体衰,虽心中怀有雄心壮志,却无奈如烟雾般消散。诗人面对的不只是帘外那西沉的夕阳,更是自己人生的“夕阳”,在含蓄的笔墨中,抒发了自身落魄、失意的情怀。
下一篇:唐·郑颋《临刑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