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来无象":春日的暖意悄然弥漫,无形无迹,
"物情还暗新":万物在不知不觉间已焕发出新的生机。
"乾坤一夕雨":一夜春雨滋润了天地,
"草木万方春":草木葱茏,春意在广阔天地间铺展。
"染水烟光媚":水光与烟霞交融,明媚动人,
# 染:一作澡。
"催花鸟语频":鸟儿啼鸣声声,仿佛在催促花朵绽放。
"高台旷望处":登上高台极目远眺,
"歌咏属诗人":这般美景,唯有诗人能以歌咏抒发情怀。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1. 分段赏析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首联以细腻笔触写春意初萌。“和气来无象”中,“和气”指春日暖意,“无象”言其无形无迹,却已悄然弥漫,写出春天到来的含蓄;“物情还暗新”则聚焦万物变化,“暗新”一词精准捕捉到草木、生灵在不经意间焕发生机的细微状态,不写繁花盛景,只写“暗”中新生,暗藏诗人对春的敏锐感知与温柔期待。“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颔联转向春雨后的宏阔景象。“乾坤一夕雨”以“乾坤”概指天地,“一夕雨”点出春雨的滋养之力,简洁勾勒出雨润万物的背景;“草木万方春”则写雨后生机,草木葱茏,春意在广阔天地间铺展,“万方”既显空间之广,又含“无处不春”的蓬勃感,两句从“雨”到“春”,由因及果,以阔大的意境凸显自然生命力的旺盛,字里行间是对春雨催生万物的赞叹。“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颈联聚焦春日景致的细腻与灵动。“染水烟光媚”写视觉之美:水汽与霞光交融,映照水面,“染”字赋予光影动态感,“媚”字点出景色的明媚柔和;“催花鸟语频”绘听觉之趣:鸟儿啼鸣声声,仿佛在催促花朵绽放,“催”字拟人化,让鸟鸣有了生机与意趣,视听结合,将春日的鲜活与灵动具象化,画面明媚而富有生气。“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尾联以诗人的行动收束全诗。“高台旷望处”写登高远眺的场景,“旷望”既呼应前文“万方春”的广阔,又让诗人与春光形成“观者与被观”的交融;“歌咏属诗人”直抒胸臆,面对这般美景,唯有以诗歌歌咏,“属诗人”三字既点出诗人身份,又流露沉醉其中的悦然,将对春的赞美从景的描绘落到情的抒发,让全诗情感有了自然的归宿。
上一篇:唐·翁承赞《晨兴》
下一篇:唐·李中《送人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