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颜色掩千花":红花艳丽的颜色超过了其他任何花,
"任是猩猩血未加":即使是如猩猩血一般的朱红色染料,也不能够胜过它。
# 未加:程度不增加。
"染出轻罗莫相贵":染出了轻软的罗纱切莫看得太贵重,
# 轻罗:泛指绫罗绸缎。
"古人崇俭诫奢华":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俭朴劝诫奢华。
五代南唐诗人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字有中,九江(今属江西)人。南唐昇元中曾与刘钧共游庐山国学。元宗时,仕于下蔡。后因双亲老病,上表请归家侍奉。后主时,任吉水县尉,乾德二年罢职。李中耽于诗作,成痴成魔,自谓“诗魔”。孟宾于称其诗“缘情入妙,丽则可知”“备多奇句”,辛文房《唐才子传》多摘其句,称之“惊人泣鬼之语”。代表作品有《春日野望》。著有《碧云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讽喻诗。全诗通过赞美红花浓艳无双的自然之美,以“染罗诫奢”为喻,批判了过度追求华美的风气,倡导崇尚节俭、反对奢靡的价值取向。全诗通过咏物与说理的结合,在鲜明的色彩对比中传递出崇俭抑奢的深刻主题。
2. 写作手法
渲染:“红花颜色掩千花”这里用了一个“掩”字,在“千花”之中把“红花”突出出来。以“千花”作比,这是第一层渲染。“任是猩猩血未加”再进一层,即使是如猩猩的鲜血一般的朱红色染料,也没有它的色彩鲜艳。一个“掩千花”,一个“血未加”,前者强调红花天然本色之纯粹,后者突出视觉的强烈冲击,二者交相映照,层层渲染,将红花至红至深的特质表现得淋漓尽致。
3. 分段赏析
“红花颜色掩千花”。这里用了一个“掩”字,既显红花浓艳绝伦之态,又暗含力压群芳之势。一下就在“千花”之中把“红花”突出出来。以“千花”作比,这是一层。次句“任是猩猩血未加”再进一层,即使是如猩猩的鲜血一般的朱红色染料,也没有它的色彩鲜艳。“未加”和“掩”遥相呼应一个“掩千花”,一个“血未加”,前者强调天然本色之纯粹,后者突出视觉冲击之强烈,二者交相映照,将红花至红至深的特质摹写得淋漓尽致。以上两句极力歌咏红花,接下来笔锋陡转至立意升华,染出轻罗莫相贵,即使红花能把轻罗绸缎都染得鲜红,又怎么样呢?人们也不会以它为贵,引出下句“古人崇俭诫奢华。”将咏物诗提升至道德层面,要知道,红花虽美,但历来人们更为的是崇尚俭朴的传统美德。这是堪称训示后世的名言警句,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4. 作品点评
这首咏物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构思手法。前两句为褒扬之笔,后两句转为贬抑之调。诗人先以工笔细描红花之色,营造秾丽氛围,待情境酝酿成熟,转而于贬抑中托物言志。其意在告诫世人:当以尚俭戒奢为荣,勿沉溺于浮华表象。诗人能由红花之美联想到崇俭戒奢之德,尤为可贵。通观全篇,尾句如点睛之笔,堪称警策。经前文层层铺垫蓄势,至此全诗气韵骤然升华,极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