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冬冬衙鼓声":躺着听到外面的衙役打早鼓的咚咚声,
# 冬冬:鼓声。
"起迟睡足长心情":晚起睡眠充足心情变得很不错。
"华簪脱后头虽白":华贵的冠簪脱掉后头上虽然什么都没有,
# 华簪:华贵的冠簪。簪,古人用来绾定发鬈或冠的长针。
"堆案抛来眼校明":但堆积的案子公文一眼一眼地仔细察明。
# 堆案:桌上公文。
"闲上篮舆乘兴出":闲时坐着篮舆乘兴而出,
# 篮舆: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类似后世的轿子。
"醉回花舫信风行":酒酣时乘着装饰华美的游船顺风而行。
# 信风:随风。
"明朝更濯尘缨去":向往去清澈的松江去洗濯尘缨,
# 濯:洗。
"闻道松江水最清":听说松江的水最清澈。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描绘了诗人晚起后摆脱公务束缚,自在检视公文、乘兴出游的生活片段,表达了诗人纵情于山水间的洒脱自在,尽显其悠然闲适的生活情致。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起迟睡足长心情”一句,诗人直接表明自己晚起睡足后心情舒畅,毫无掩饰地抒发当下闲适愉悦的心境,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其悠然自得的情绪状态。借景抒情:尾联“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借“松江水最清”这一自然之景,表达诗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把内心追求融入对江水的描绘,借景将情感巧妙抒发出来。
3. 分段赏析
《晚起》首联“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以直白语言写诗人听闻衙鼓声却起迟,尽显摆脱公务束缚后的轻松惬意,让读者直观感受其愉悦心境。颔联“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描绘诗人脱去华服装饰,悠闲检视公文,体现其闲适状态。颈联“闲上篮舆秉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展现诗人乘篮舆乘兴出游、醉后乘花舫随风而行的自在生活方式。尾联“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既是对明日行程的计划,借“松江水最清”之景,实写与寓情相结合,表达对清新自然的向往追求。
4. 作品点评
《晚起》一诗充分彰显了白居易独特的诗歌魅力。其价值在于生动呈现了诗人闲适生活的美好片段。写作特色上,语言清新自然,质朴平实的表述似与读者亲切交谈。
上一篇:唐·白居易《对酒自勉》
下一篇:唐·白居易《吾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