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óng
zhū
xié
jiǔ
zǎo
kàn
yīng
táo
huā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xiǎo
bào
yīng
táo
chūn
xié
jiǔ
guò
绿
xíng
zhān
zhǎn
biāo
hóng
xuě
zhī
tiān
qíng
míng
shǎo
rén
shēng
shì
duō
tíng
bēi
huā
zuì

译文

早晨有人报告樱桃花开了,春日里带着酒和友人前来。绿饧般的甜酒粘满杯勺,如红雪般的樱桃花压满枝条。晴朗的天气很少,人生的变故很多。停下酒杯仿佛替花儿说话,不喝醉又打算怎样呢。

逐句剖析

"晓报樱桃发":早晨有人报告樱桃花开了,

# 发:这里指花儿开放。

"春携酒客过":春日里带着酒和友人前来。

"绿饧粘盏杓":绿饧般的甜酒粘满杯勺,

# 杓:同“勺”。,绿饧:像饴糖一类的食物。

"红雪压枝柯":如红雪般的樱桃花压满枝条。

# 枝柯:枝条。

"天色晴明少":晴朗的天气很少,

# 晴明:晴朗。

"人生事故多":人生的变故很多。

# 事故:变故。

"停杯替花语":停下酒杯仿佛替花儿说话,

# 停杯:停止饮酒。

"不醉拟如何":不喝醉又打算怎样呢。

# 拟:准备,打算。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同诸客携酒早看樱桃花》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一首律诗。前两联写樱桃花初开,与友人携酒观赏的情景;后两联由花及人,感慨天色晴明少、人生变故多,抒发忧愤。运用借景抒情手法,语言自然。全诗融赏花与感怀于一体,是一首含蓄深情的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彼时诗人的境遇颇为特殊——他刚从江州司马调任忠州(今四川忠县)刺史,看似职位有所变动,实则仍处于类似谪居的状态。而这首诗的诞生,源于一个春日里,诗人与客人一同饮酒赏樱桃花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创作而成。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律诗,也是一首宴饮诗。介绍了与友人携酒早赏樱桃花的情景,描绘了樱桃花绽放与饮酒的画面,体现了赏花之乐与人生之叹,营造了含蓄氛围,表达了感怀与无奈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红雪压枝柯”,以红雪”喻樱桃花,描绘花满枝头的美景,寄托对花的喜爱,为后文抒情铺垫。对比:“绿饧粘盏杓,红雪压枝柯”与“天色晴明少,人生事故多”,以赏花饮酒的乐景与人生变故的愁情对比,突出世事无常的感慨。

3. 分段赏析

首联:“晓报樱桃发”:写早晨有人告知樱桃花开了。“晓报”突出”早”,既呼应诗题“早看”,又体现对花开的急切与关注,开篇便带出赏花的期待。“春携酒客过”写春日里带着酒与友人前往赏花。“春”点明季节,“携酒客”描绘与友同游的情景,简单几笔勾勒出闲适的赏花序幕。颔联:“绿饧粘盏杓”描写绿饧般的甜酒粘满杯勺。“绿饧”既写酒的形态,又显酒的醇厚,从饮食细节展现宴饮之乐,呼应“携酒”。“红雪压枝柯”以“红雪”喻樱桃花,写花儿覆满枝条。“红雪”形象写出花的繁密与艳丽,“压”字显花的饱满,是对樱桃花的生动描摹。颈联:“天色晴明少”由景及理,感慨晴朗天气难得。“晴明少”既指自然天气,又暗喻人生顺遂之时稀少,笔锋转向对世事的感慨。“人生事故多”直抒人生变故繁多的叹息。与前两联的乐景形成对比,点出内心的忧愤,将赏花的闲情拉回现实的沉重。尾联:“停杯替花语”写停下酒杯仿佛替花儿说话。“替花语”实则借花抒己情,将内心的坎坷与无奈寄托其中,含蓄而深沉。“不醉拟如何”以反问收尾,写不醉又能怎样。看似问“如何”,实则流露面对人生无奈的怅然,以饮酒避愁的心态收束全诗。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以早赏樱桃花为切入点,先写赏花宴饮之乐,再转写人生变故之叹。借景抒情与直抒胸臆结合,语言自然含蓄,体现了由乐到愁的情感转变,是一首融景与情的感怀之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读此诗,可为诗人不幸一叹。

不详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卢照邻《昭君怨·合殿恩中绝》

下一篇:唐·白居易《首夏病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