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拒杯":劝你不要拒绝这杯酒,
"春风笑人来":否则连春风都要嘲笑你了。
"桃李如旧识":桃李就像我的旧相识,
"倾花向我开":它们竞相为我开放。
"流莺啼碧树":流莺在绿树上啼叫,
"明月窥金罍":明月窥看着我的金樽。
# 金罍:用黄金装饰的酒器。
"昨来朱颜子":昨天还是红颜少年,
# 来:一作“日”。
"今日白发催":如今已经白发丛生。
"棘生石虎殿":石虎殿前长满荆棘,
# 石虎殿:后赵石虎建造的宫殿。
"鹿走姑苏台":麋鹿游走在姑苏台上。
# 鹿走姑苏台:比喻国家败亡。
"自古帝王宅":自古以来的帝王宫阙,
"城阙闭黄埃":都已经被尘埃湮没。
# 闭:一作“避”。
"君若不饮酒":你又何必不肯饮酒,
"昔人安在哉":旧时之人如今早就不在了。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拟人:“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明月窥金罍”,将春风、桃李、明月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仿佛具有人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欢快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用典:“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运用了典故。“石虎殿”指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所建的宫殿,曾经无比奢华;“姑苏台”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的高台,极为壮丽。诗人用这两个典故,以具体的历史实例来表现历史的沧桑巨变,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表现力。对比:“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将“昨来”的“朱颜子”(青春年少、容颜红润的自己)与“今日”被“白发催”的衰老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之快,人生易老的感慨。“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昔日繁华的石虎殿如今荆棘丛生,曾经辉煌的姑苏台现在有鹿在行走,曾经的帝王宅如今被黄尘所笼罩。通过昔日帝王宫殿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世事无常、兴衰变迁的历史规律。反问:“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如果你不饮酒作乐,那些曾经的人又在哪里呢?强调了饮酒行乐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引发读者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前六句:“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诗人以劝酒开篇,随后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春风含笑,桃李盛开,流莺啼叫,明月窥探,渲染出宴饮时的美好氛围,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中间四句:“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由宴饮之乐转为对时光和世事的感慨。“昨来”与“今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快;“棘生”“鹿走”描绘出历史遗迹的荒芜,表现出世事的沧桑变化。最后两句:“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总结全诗,再次强调及时行乐的观点,以反问的形式增强语气,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
上一篇:唐·王建《喻时》
下一篇:唐·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