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jiǔ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1
quàn
jūn
bēi
chūn
fēng
xiào
rén
lái
táo
jiù
shí
qīng
huā
xiàng
kāi
liú
yīng
shù
míng
yuè
kuī
jīn
léi
zuó
lái
zhū
yán
jīn
bái
cuī
shēng
shí
diàn
殿
鹿
zǒu
tái
wáng
zhái
chéng
què
huáng
āi
jūn
ruò
yǐn
jiǔ
rén
ān
zài
zāi

译文

劝你不要拒绝这杯酒,否则连春风都要嘲笑你了。桃李就像我的旧相识,它们竞相为我开放。流莺在绿树上啼叫,明月窥看着我的金樽。昨天还是红颜少年,如今已经白发丛生。石虎殿前长满荆棘,麋鹿游走在姑苏台上。自古以来的帝王宫阙,都已经被尘埃湮没。你又何必不肯饮酒,旧时之人如今早就不在了。

逐句剖析

"劝君莫拒杯":劝你不要拒绝这杯酒,

"春风笑人来":否则连春风都要嘲笑你了。

"桃李如旧识":桃李就像我的旧相识,

"倾花向我开":它们竞相为我开放。

"流莺啼碧树":流莺在绿树上啼叫,

"明月窥金罍":明月窥看着我的金樽。

# 金罍:用黄金装饰的酒器。

"昨来朱颜子":昨天还是红颜少年,

# 来:一作“日”。

"今日白发催":如今已经白发丛生。

"棘生石虎殿":石虎殿前长满荆棘,

# 石虎殿:后赵石虎建造的宫殿。

"鹿走姑苏台":麋鹿游走在姑苏台上。

# 鹿走姑苏台:比喻国家败亡。

"自古帝王宅":自古以来的帝王宫阙,

"城阙闭黄埃":都已经被尘埃湮没。

# 闭:一作“避”。

"君若不饮酒":你又何必不肯饮酒,

"昔人安在哉":旧时之人如今早就不在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李白于宝应元年(762年)春在金陵创作《对酒二首(其二)》。诗开篇借春风、桃李、流莺、明月营造欢快宴饮氛围,劝友人饮酒。继而笔锋一转,借“昨”“今”对比感慨时光飞逝,以石虎殿、姑苏台典故凸显世事无常。结尾用反问强调应及时行乐,诗中拟人、对比、用典、反问手法交织,尽显诗人对人生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拟人:“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明月窥金罍”,将春风、桃李、明月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使它们仿佛具有人的神态,生动形象地营造出欢快的氛围,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用典:“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运用了典故。“石虎殿”指十六国时期后赵石虎所建的宫殿,曾经无比奢华;“姑苏台”是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所建的高台,极为壮丽。诗人用这两个典故,以具体的历史实例来表现历史的沧桑巨变,增强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表现力。对比:“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将“昨来”的“朱颜子”(青春年少、容颜红润的自己)与“今日”被“白发催”的衰老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时光流逝之快,人生易老的感慨。“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自古帝王宅,城阙闭黄埃”,昔日繁华的石虎殿如今荆棘丛生,曾经辉煌的姑苏台现在有鹿在行走,曾经的帝王宅如今被黄尘所笼罩。通过昔日帝王宫殿的繁华与如今的荒凉破败形成鲜明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世事无常、兴衰变迁的历史规律。反问:“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如果你不饮酒作乐,那些曾经的人又在哪里呢?强调了饮酒行乐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想,引发读者的思考。

2. 分段赏析

前六句:“劝君莫拒杯,春风笑人来。桃李如旧识,倾花向我开。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诗人以劝酒开篇,随后描绘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欢乐的画面。春风含笑,桃李盛开,流莺啼叫,明月窥探,渲染出宴饮时的美好氛围,为下文的感慨做铺垫。中间四句:“昨来朱颜子,今日白发催。棘生石虎殿,鹿走姑苏台”,由宴饮之乐转为对时光和世事的感慨。“昨来”与“今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时光流逝之快;“棘生”“鹿走”描绘出历史遗迹的荒芜,表现出世事的沧桑变化。最后两句:“君若不饮酒,昔人安在哉”,总结全诗,再次强调及时行乐的观点,以反问的形式增强语气,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建《喻时》

下一篇:唐·韦应物《闲居寄端及重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