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鹦鹉洲":晚上停泊在鹦鹉洲,
# 鹦鹉洲: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南长江中。,泊:停船靠岸。
"江月秋澄澈":秋天的江月天色俱清澈。
# 江月秋澄澈:一作“秋江月澄澈”。澄澈:明亮。
"邻船有歌者":听到邻船有唱歌的人,
"发词堪愁绝":其歌调能使人愁煞。
# 堪愁:能使人愁煞。
"歌罢继以泣":唱歌完后继而是哭泣,
"泣声通复咽":还有抽泣兼哽咽。
# 泣声通复咽:抽泣兼哽咽。
"寻声见其人":寻声去见唱歌的人,
"有妇颜如雪":发现有个妇人肤色如雪。
"独倚帆樯立":独自靠着船帆立,
# 樯:船的桅杆。
"娉婷十七八":十七八岁十分美丽的样子。
# 娉婷:形容女子美貌。
"夜泪如真珠":而泪水却像夜里珍珠,
# 真珠:即珍珠。
"双双堕明月":双眼像是在坠明月。
# 明月:古代珍珠名。
"借问谁家妇":我问这是谁家的女子,
"歌泣何凄切":为何哭得这么凄切。
"一问一沾襟":但一问却哭得更伤心,
# 沾襟:一作“沾巾”,即眼泪沾湿手巾。
"低眉终不说":低着头一直不说话。
# 终:一作“竟”。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夜闻歌者》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叙事诗。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歌女的悲惨境况,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因仕途不顺、被贬偏僻之地而产生的凄凉与沧桑之情。
2. 写作手法
烘托:“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通过描写秋江月夜澄澈的环境,烘托出一种静谧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为下文歌者的出现及歌泣渲染气氛。比喻:“夜泪似真珠”中,将歌女的泪水比作“真珠”,形象地描绘了泪水的晶莹与珍贵,增强了诗句的感染力。设问:“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歌女身份的疑惑与对她悲歌的同情,引人深思。
3. 分段赏析
“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这曲调是《霓裳》还是《六幺》,这惆怅是“似诉平生不得志”还是“别有幽愁暗恨生”,令人难以捉摸。“歌罢继以泣”,女子的悲情如决堤之水,歌声凄厉,令人心碎。究其原因,或许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诗人将秋江、明月、孤舟串联起来,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淡淡一个“堪”字,却勾勒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深邃意境;最妙的是“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她却“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在深秋的明月夜,一位美丽少妇如此悲伤,究竟是感叹身世坎坷,还是抒发闺中幽怨?诗人没有让她道出,而是留给读者无限遐想。这种“不言”之美,实则处处“在言”,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结合诗人当时的心境,他从京城被贬至浔阳,途经鄂州时写下此诗,满腔报国热情却遭仕途挫败,身处偏僻之地,自然满眼苍凉:秋天成了“寒秋”,明月成了“冷月”,江船成了“孤舟”,隐约传来的歌声自然也成了“堪愁绝”。然而,这心中的哀愁又能向谁倾诉?这无奈的心境又有谁能体会?诗人只能对着凄冷的景物默默“沾襟”,将无尽的愁思寄托于“不言”之中。这种“不言”之美,正是一种含蓄之美,寥寥数笔看似寻常,却耐人寻味,令人久久沉浸其中。正如含苞待放的花蕾,虽不及盛开的花朵那般艳丽,却多了一份令人回味的深意。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不仅寄托了作者对歌女的深切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凄凉的心境。诗人满怀报国之志,却仕途坎坷,被贬至偏远之地,心中充满了孤寂与无奈。面对眼前的苍凉景象,他满眼沧桑,满腔悲凉,只能通过歌女的悲歌与哭泣,隐晦地表达自己无法言说的苦闷与失意。
# 集中又有一篇题云《夜闻歌者》,时自城谪浔阳,宿于鄂州,又在《琵琶》之前,其词曰(略)。陈鸿《长恨传序》云“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故所遇必寄之吟咏,非有意于渔色。”诚非虚言。
宋文学家洪迈《容斋三笔》卷六
# 《琵琶行》亦是绝作……盖特香山借以为题,发抒其才思耳。然在鄂州,又有《夜闻歌者》一首云(略),则闻歌觅人,竟有其事,恬不为怪矣。
清文学家赵翼《瓯北诗话》卷四
# 《夜闻歌者》是一首短篇叙事诗。从诗中的描写来看,白居易当时好像就宿在船上,船则停泊在鹦鹉洲边。诗的构思与其名作《琵琶行》颇为相似,只是手法远较后者简练、含蓄。
现代作家俞汝捷《醉来堪赏醒堪愁——白居易遭贬夜泊鹦鹉洲》
# 对妇女的命运,白居易寄寓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这对一个封建士大夫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在他的诗中,对各个阶层的妇女都有涉及。《夜闻歌者》写了一个歌声悲切的陌生女子,在夜晚的船上忧伤地哭泣。她是谁?缘何哭泣?像谜一样横亘在诗人心头。也许善良的诗人很想排遣她心中的苦痛,但她却一言不发。而诗人那博大的同情心却在千年之后透过文字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现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克俭《白居易诗词选》
上一篇:唐·崔曙《奉试明堂火珠》
下一篇:唐·甘露寺鬼《西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