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娃撑小艇":一个小娃撑着轻便的小船,
# 艇:船。,小娃:指小孩子。
"偷采白莲回":偷偷采了白莲急着回来。
# 白莲:白色的莲花。,采:摘取。《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偷:行动瞒着人。
"不解藏踪迹":(小娃)却不懂得藏好自己的行踪,
#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藏:隐避。,不解:不懂得。解:懂,明白。
"浮萍一道开":船行水面,浮萍荡开,现出一条清晰的水道,一时合不拢。
# 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叶子下面生须根,花白色。全草入药。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中借小娃撑船偷采白莲,归来时不懂隐藏踪迹,船行处浮萍分开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充满童趣的采莲画面,体现了小娃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营造出自然有趣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天真无邪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2. 写作手法
记叙:叙述了小娃撑船偷采白莲又留下踪迹的事情,呈现了一个完整的生活小场景。正面描写:“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直接描写了小娃的行为,属于正面描写。诗人直接描绘出一个小孩子撑着小船,偷偷地去采白莲,然后满载而归的画面,将小娃的动作、行为清晰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小娃的天真可爱和活泼好动。侧面描写:“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是侧面描写。诗人没有直接去写小娃如何天真,而是通过描写浮萍被小船分开,留下一道明显的痕迹,从侧面表现出小娃的单纯幼稚,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从而让读者进一步感受到小娃的憨态可掬,这种侧面描写手法的运用,使诗歌更富有韵味和情趣。白描:用简洁的语言“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勾勒出小娃采莲的画面,不加修饰却形象鲜明。
3. 分段赏析
第一句仅五字便勾勒出天真小娃努力撑船的画面,语言直白。运用动作描写引出主人公,为展现其活泼形象埋下伏笔。第二句“偷采”精准刻画小娃调皮淘气,瞒着大人采莲的模样,充满童真趣味,也叙述了事件内容。第三句一个“不解”突出小娃的单纯幼稚,不懂得隐藏行踪,侧面烘托其天真无邪,形象更加丰满。第四句描绘小船划开浮萍之景,以景衬人,暗示小娃划船动态,表达诗人对童趣生活的喜爱,颇具意境。
4. 作品点评
白居易作为杰出的大诗人,其长篇叙事诗在情节铺陈上细致入微,叙事节奏舒缓且引人入胜,如缓缓流淌的溪流,将故事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更是倾注了诗人浓烈而真挚的情感。而他的诗中小品,更是通俗易懂、质朴自然见长,毫无雕琢的痕迹。
# “不解藏踪迹”,“不解”妙。乐天心中正喜其不解,若解则不采莲,浮萍中又安得有此一道天光哉!此种诗,着不得一些拟议,犹之西子面上着不得一些脂粉。今人胸中不干净,那有此好诗作出来?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说唐诗》
# 清新俊逸,见胸中垒块全消。
近代邹弢《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
# 此二十字写小娃天真如在眼前,有画笔所不到者。
现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上一篇: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下一篇: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