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叠万古石":巴陵长江侧岸的这堆石头,
# 万古:年代久遠、永遠。《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斯賢達之素交,歷萬古而一遇。」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六首之二:「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横为白马矶":经历了万年的风浪,横卧成为白马驿。
# 白马:白色的馬。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詩:「君騎白馬傍垂陽,牆頭馬上遙相顧。」
"乱流若电转":江水奔涌,漩涡如电快速旋转,
# 电转:喻转动之快。,乱流:氣象學上指大氣當中局部性的不穩定運動,包括渦流及氣流的垂直運動,會在瞬間產生極為紊亂的起伏變化。
"举棹扬珠辉":船棹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虹光灿烂。
"临驿卷缇幕":裴侍御在水驿升堂,卷起绣帘,
# 缇:丹色,即橘红色。
"升堂接绣衣":把刺绣的衣服赠送与我。
# 绣衣:用《汉书》绣衣直指事。,升堂:登上廳堂。《儀禮。鄉射禮》:「皆由其階,階下揖,升堂揖。」《三國演義》第四三回:「來日聚文武於帳下,先教見我江東英俊,然後升堂議事。」
"情亲不避马":友情深厚,把所有的客套礼仪放在一边,
# 避马:用《后汉书》桓典事。,情亲:感情亲切。
"为我解霜威":为我带来了一片灿烂的阳光,温暖我流放途中感受的凄凉。
# 霜威:严威。,解:温暖。,为我:一種個人主義學說,戰國楊朱主此。《孟子。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友情的五言律诗。此诗作于诗人流放夜郎途中,描绘了诗人流放夜郎途中所见的自然险峻与患难中友情的温暖,展现了李白晚年诗风中“豪放与沉郁并存”的特质。
2. 写作手法
用典:“绣衣”借《汉书》御史官职暗指裴侍御身份,“避马”反用桓典典故(本应下马回避,却“不避马”),既赞誉友人打破礼法的真诚,又隐含对世俗的疏离。双关:“霜威”既指御史职权的威严,又暗喻流放途中的凄寒;“解霜威”则双关友情的温暖与政治冤屈的消解。直接抒情:尾联“情亲不避马”以直白语言表达感激,突破传统赠答诗的客套,凸显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以小见大:通过“分社肉”“赠绣衣”等生活化场景,折射唐代士人阶层的互助精神,展现流放途中的人性光辉。
3. 分段赏析
此诗首联,描述了巴陵长江侧岸的经历了万年成为白马驿的石头,写出了诗人是流放是走的水路的。以“万古石”的沧桑感勾勒白马矶的雄奇,奠定全诗苍茫基调,暗示流放之途的漫长与艰难。颔联,这句交代了诗人流放途中所见到的景象,江水则波涛汹涌,漩涡如闪电般旋转,船桨激起的水珠在阳光下格外灿烂,动态描写江流漩涡与飞溅水珠,既写实景,又隐喻内心动荡,为后文情感转折铺垫。颈联由景及人,描述了李白在流放途中,通过“卷帘”“赠衣”的细节,展现裴侍御的慷慨与不拘礼节,体现患难中的温情,交代了流放途中诗人并不孤单。尾联以“解霜威”交代出诗人友情深厚,把客套礼仪放在一边,为其带来灿烂阳光,语言简练却情感深沉,含蓄表达对现实困境的超脱,叙述了诗人流放路上还是有些许温暖的。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记述了李白流放不得志时外界的支持给予了诗人深切的关怀,融合李白的豪放与沉郁,既有“乱流若电转”的雄奇想象,又有“解霜威”的克制抒情,展现其晚期诗风的多元性。通过自然险境与人性温暖的对比,既反映唐代士人阶层的互助精神,也暗含对官场倾轧的疏离感。
# 此诗描绘了诗人泛舟江上所见景色以及受到友人热忱款待,彼此聚晤欢洽畅快的情谊。
现代郁贤皓《李白大辞典》
# 此首五律典雅得体,既有一定的铺陈修饰,又显示出诗人诗艺的技巧和水平。
现代不详《套路与变通》
# 文苑英华,当非伪作。
现代吕华明、陈安庸、刘金平《李太白年谱补正》
上一篇:唐·麹信陵《长安道》
下一篇:唐·胡宿《朝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