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水分五岭":桂江的水流经五岭分界,
# 五岭:大庾、骑田、都庞、萌渚、越城五岭。位于湖南、江西与广东交界处。,桂水:河川名:(1)源出湖南省蓝山县南,东北流经嘉禾、桂阳二县,合舂水入湘。(2)源出湖南省郴县南,西北流入永兴县界,注入耒江。(3)在湖南省桂东县西北,入沤江。
"衡山朝九疑":衡山朝着九疑山的方向延伸。
# 九疑:亦作“九嶷”。,衡山:山名。
"乡关渺安西":故乡远在安西难以触及,
# 乡关:家乡、故乡。
"流浪将何之":漂泊流浪该往何处去。
# 何之:往那里去。,流浪:飘泊、没有固定的居所。
"素色愁明湖":素净的湖色让明湖生愁,
# 明湖:明净的湖水。,素色:白色。
"秋渚晦寒姿":秋日的水渚笼罩寒凉意。
"畴昔紫芳意":往昔的紫芝心意已消散,
# 畴昔:昔日、从前。
"已过黄发期":人生迟暮已过白发之年。
# 黄发期:谓高寿。《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 张铣 注:“黄发期,谓寿考也。” 唐 李白 《江西送友人之罗浮》诗:“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 清 唐孙华 《读柳诗》诗:“不如 刘宾客 ,收荣黄发期。”
"君王纵疏散":君王纵使放任我归隐,
"云壑借巢夷":云雾山谷中借居山野人。
# 云壑:云气遮覆的山谷。
"尔去之罗浮":你此去罗浮山远游,
#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风景优美,为粤中游览胜地。晋葛洪曾在此山修道,道教称为“第七洞天”。相传隋 赵师雄在此梦遇梅花仙女,后多为咏梅典实。
"我还憩峨眉":我仍留峨眉山休憩。
# 峨眉:也写作峨嵋、峩眉。山名。在四川峨眉县西南,因山势逶迤,有山峰相对如蛾眉,故名。佛教称为光明山,道教称为“虚灵洞天”、“灵陵太妙天”。其脉自岷山绵延而来,突起为大峨、中峨、小峨三峰。顶部为玄武岩覆盖,有峨眉宝光、舍身崖、洗象池、龙门洞等胜匚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又山东、河南、安徽、福建、广西等省亦有形如蛾眉,以“峨眉”为名的山。分類:写作峨眉山名四川眉县
"中阔道万里":中间相隔万里路途漫长,
# 万里:形容极远。
"霞月遥相思":唯有明丽的月亮寄托这长久的相思。
# 相思:彼此想念。,霞月:明丽的月亮。
"如寻楚狂子":若要寻访楚地狂放客,
# 楚狂子:见“楚狂”。春秋时楚国的隐士陆通。
"琼树有芳枝":琼树枝头正绽放芬芳。
# 琼树:仙树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桂水分五岭,衡山朝九疑。”:首句以“桂水”与“五岭”描绘地理位置,桂水蜿蜒穿越五岭,衡山遥对九疑山,勾勒出友人远行的壮阔背景。五岭与九疑均为南方险峻山脉,暗喻前路迢迢、漂泊难测。“乡关渺安西,流浪将何之。”:笔锋转向友人境遇,故乡远在安西(今甘肃),漂泊无定所。通过“渺”与“流浪”的呼应,既写地理距离之遥,更抒发人生方向迷茫的怅惘。“素色愁明湖,秋渚晦寒姿。”:转入秋日湖景的细腻刻画:素色湖面笼罩愁绪,寒渚朦胧显露萧瑟。以“愁”"晦”二字点染,将自然景物与离别心境交融,寒意直透纸背。“畴昔紫芳意,已过黄发期。”:追忆往昔青春壮志("紫芳”喻美好理想),而今鬓发已白("黄发”指老年)。时空跳跃间流露对年华易逝的感慨,暗含对友人同病相怜的喟叹。“君王纵疏散,云壑借巢夷。”:由个人际遇转向处世态度,即便君王疏远,亦可隐遁山林(“巢夷”指隐士)。此联既劝慰友人超脱仕途得失,又暗含诗人自身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尔去之罗浮,我还憩峨眉"。”:点明送别主题:友人往罗浮山(岭南仙山),诗人返蜀中峨眉。地理距离的遥远与“霞月相思”的永恒形成张力,凸显豁达中的深情。“如寻楚狂子,琼树有芳枝。”:以典故作结:楚狂接舆(陆通)象征隐逸高士,”、“琼枝”喻美好品格。既呼应前文隐逸之志,又以芳枝意象寄托对友人的期许,余韵悠长。
上一篇:唐·李白《送杨燕之东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