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íng
nán

朝代:唐作者:李白浏览量:4
jīn
zūn
qīng
jiǔ
dǒu
shí
qiān
pán
zhēn
xiū
zhí
wàn
qián
tíng
bēi
tóu
zhù
néng
shí
jiàn
xīn
máng
rán
huáng
bīng
chuān
jiāng
dēng
tài
háng
xuě
mǎn
shān
xián
lái
chuí
diào
shàng
chéng
zhōu
mèng
biān
xíng
nán
xíng
nán
duō
jīn
ān
zài
cháng
fēng
làng
huì
yǒu
shí
zhí
guà
yún
fān
cāng
hǎi

译文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能下咽,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多啊,如今身处何方?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沧海。

逐句剖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 斗十千:一斗值谁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清酒:清醇的美酒。,金樽: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

"玉盘珍羞直万钱":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 直:同“值”,价值。,珍羞:珍贵的佳肴。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玉盘:对盘子的美称。

"停杯投箸不能食":我放下酒杯和筷子,不能下咽,

# 不能食:咽不下。,投箸:丢下筷子。箸,筷子

"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剑起舞环顾四周,心里却茫茫然。

# 茫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欲渡黄河冰塞川":想渡黄河,坚冰堵塞大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想登太行山,大雪遍布高山。

# 雪满山:一作:雪暗天。,太行:太行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闲来坐在碧溪边钓鱼,

# 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遇到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忽复乘舟梦日边":又想象梦中在日边乘船远航。

# 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行路难":行路难啊,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岔路多啊,

# 歧路:从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歧:一作“岐”。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

# 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安:哪里。

"长风破浪会有时":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终会到来,

# 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

"直挂云帆济沧海":(到那时)将扬起高高的帆远渡沧海。

# 济:渡。,云帆:高高的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行路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乐府诗之一。此诗以"行路难"比喻仕途艰难,通过"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等动作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运用夸张手法表现人生困境,而"闲来垂钓""乘舟梦日"则暗用吕尚、伊尹典故,表达对明君识才的期待。结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笔锋陡转,以豪迈气势展现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全诗情感跌宕起伏,句式长短错落,用典自然贴切,充分展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艺术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至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市)。李白与杜甫齐名,并称“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色彩,是屈原以来最具有个性特色和浪漫精神的诗人,达到了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代表作品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行路难》是李白在长安时期创作的组诗之一。当时李白应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却发现自己只是皇帝点缀太平的御用文人,无法实现政治抱负。在遭受权贵排挤后,他被“赐金放还”,实际上是被迫离开长安。离京当日,友人特设盛宴为其饯行。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馐,李白却难掩内心愤懑。仕途的骤起骤落,理想的瞬间破灭,让他深刻体会到求仕之路的坎坷与艰辛。怀着满腔悲愤与不甘,他挥毫写下千古名篇《行路难》,将人生失意的焦灼、对未来的迷茫,以及不甘沉沦的倔强,化作激荡人心的诗句,在历史长河中久久回响。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抒怀诗。诗人通过描绘豪华宴饮场景与内心苦闷的强烈反差,以及前行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了仕途困顿、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 写作手法

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通过“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的细节描写,生动勾勒出诗人在盛宴中因愤懑难平而举止失常的状态。看似简单的动作,却将仕途失意的焦灼、迷茫与不甘展现得淋漓尽致,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用典:“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化用吕尚(姜子牙)垂钓渭水遇文王和伊尹梦见乘舟经日边后被商汤任用的典故。诗人以两位古代贤臣自比,虽身处困境,仍暗藏对明主赏识、重获机遇的期待,含蓄表达不甘沉沦的理想主义情怀。虚实结合:开头“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描绘盛宴的奢华(实写),与后文“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愁闷(虚写情感)形成比衬,以乐景写哀情,更显内心痛苦之深。象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冰塞川”“雪满山”的自然险阻,象征人生道路上的重重障碍(如权臣排挤、理想受挫)。诗人以渡河、登山的具体行动受阻,兴起对仕途坎坷的感慨,将抽象的人生困境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画面,委婉含蓄地表达内心的迷茫与愤懑。反复:"行路难"的重复强化了情感表达。

3. 分段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开头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盛宴的奢华,“金樽”“玉盘”极言酒食的精美昂贵。然而,如此丰盛的筵席,诗人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生动地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茫然。尽管友人盛情款待,可他因仕途受挫,内心充满愁绪,根本无心享用美食。这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更强烈地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诗人用渡河、登山来象征自己的人生之路,而“冰塞川”“雪满山”则形象地比喻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暗示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如同被冰雪阻断了前行的道路。但诗人并未就此绝望,“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他想到了姜尚和伊尹这两位历史人物,姜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伊尹受商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最终都成就了一番伟业。这两个典故的运用,表明诗人在困境中依然心存希望,相信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有朝一日得到明主的赏识和重用。“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连续的短句,节奏急促,反复咏叹,将诗人内心的彷徨、困惑与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在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众多,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但在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后,诗人最终还是坚定了信念,唱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之语。他相信尽管前方障碍重重,但自己总有一天能乘风破浪,扬起高帆渡过茫茫大海,实现理想。这两句诗格调高昂,展现出诗人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4. 作品点评

此诗是李白《行路难》组诗中最负盛名的一首,典型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风格特色。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句,以其雄浑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全诗情感起伏跌宕,意象转换自如,将个人际遇的感慨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咏叹,展现了盛唐诗人特有的精神气度与艺术魅力。在艺术表现上,该诗虚实相生、象征巧妙,语言豪迈而不失细腻,堪称李白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行路难》,叹世路艰难及贫贱离索之感。古辞亡,后鲍照拟作为多。白诗似全效照。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

# 刘云:结得不至鼠尾,甚善,甚善。

明高棅《唐诗品汇》

# 冰寒雪满,道路之难甚矣。而日边有梦,破浪济海,尚未决志于去也。后有二篇,则畏其难而决去矣。此盖被放之初述怀如此,真写得“难”字意出。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句格长短错综,如缚龙蛇。

近藤元粹《李太白诗醇》

# 《行路难》,古乐府《杂曲歌辞》名其内容多叙写社会道途艰难和离别悲伤。垂钓碧溪:《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吕尚年老垂钓于渭水边,后遇西伯姬昌(即周文王)而得重用。梦日:传说伊尹在将受到成汤的征聘时,梦见乘船经过日月边。长风破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的叔父问他志向是什么,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人用“乘风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负。

《唐诗鉴赏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下一篇:唐·罗隐《蜂》

猜你喜欢